第109章 心生不滿-《帝國吃相》
第(1/3)頁
因為陳旭輕輕的拿起來翻看了幾下,長寬不過半尺的一張紙已經(jīng)破了,于是他拿著這張紙對店里的一個中年人說:“大叔恕罪,把你的紙弄破了!”
中年人看了一眼擺擺手說:“小郎君弄錯了,此非紙也,只是草漿做的軟墊,無需在意!”
陳旭這才松了一口氣翻來覆去的再次仔細(xì)看了幾遍這種像紙的東西,然后詢問了一下這東西的制作方法。
“用麥草混合一些軟草曬干后浸泡幾日,然后用石臼舂成草漿,平鋪在石板上晾干就成了,主要是為了方便制作竹木器的時候填充縫隙,這樣看起來精細(xì)一些,并無他用!”中年人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能不能送我?guī)讖垼俊标愋駟枴?
“小郎君想要盡管拿去便是!”中年人也很和氣的擺擺手,于是陳旭把幾張粗糙的草紙卷起來。
紙,傳說是東漢蔡倫發(fā)明的,但其實不是,紙的發(fā)明很早,應(yīng)該可以推溯到西漢初期,也幾乎就是秦漢交替的年代,能夠有記錄的是西安附近出土過一種灞橋紙,時間在公元前兩百年左右,與現(xiàn)在的時間正好吻合,不過那種紙是用麻做成的。
至于說后世流傳的中國四大發(fā)明造紙術(shù),其鼻祖東漢宦官蔡倫只是改進(jìn)了當(dāng)時的造紙方法而已,并不是發(fā)明造紙術(shù),而他的改進(jìn)就是讓紙這種東西具有了書寫文字的實用價值,比較結(jié)實平整不容易破損,其實一直到三國時期,大部分文字記錄還是竹木簡,紙并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推廣,而簡牘一直沿用到東晉末年才徹底廢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紙張制作非常麻煩,而且不耐保存,還有就是古代防水措施不好,紙張很容易就會發(fā)霉發(fā)潮甚至被雨水淋濕,而用竹木做成的簡牘則不怕這些自然因素,特別是刻寫在簡牘上的文字,哪怕掉水里泡無數(shù)年信息都不會丟失,這也是為什么后世可以通過出土的竹木簡了解秦漢時期的文化的原因,如果那個時候大量用所謂的蔡候紙,估計中華文明大部分史料只能考證到隋唐時期就斷代了。
陳旭最近一直沒東西用來寫字,而且也不習(xí)慣在竹簡上用篆刀刻畫,因此一直都很苦惱的同時也在不斷想怎么弄一些能夠?qū)懽值募垙埑鰜怼?
眼下這幾張像紙的東西也給他提供了一些靈感,可以拿回去研究一下。
幾個人結(jié)伴在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逛了個把小時,加上臨近中午,太陽毒辣,都感覺又累又餓。
“你們帶錢沒有?”陳旭此時身無分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望奎县|
桦甸市|
昌乐县|
梅河口市|
温宿县|
广昌县|
涿州市|
邮箱|
宜宾县|
建平县|
汉源县|
铁岭市|
苍溪县|
黄骅市|
漳州市|
米易县|
乌鲁木齐县|
林周县|
高陵县|
晋中市|
祁阳县|
京山县|
天峨县|
洛川县|
仙居县|
荣成市|
灵台县|
吉木萨尔县|
临洮县|
景泰县|
缙云县|
阳朔县|
洪江市|
沁水县|
合水县|
九龙县|
临朐县|
扎鲁特旗|
密云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