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多少錢?” “這都是咱們自家自己做的,給一塊錢就行。” 顧爺爺樂呵呵的給了錢,跟賣東西的老百姓聊了起來。 “現在能做買賣,家里日子好過了不少吧?” “可不是嘛,之前肉一兩個月才舍得吃一次。” “現在國家出了這么好的政策。” “只要有一門手藝,做些東西出來賣,都能填飽肚子。” “還能給家里添加收入,給孫子存錢娶媳婦兒。” “這日子,可比之前裕多了。” 小販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臉上都是笑意,這年代誰家沒有個手藝,拿出來總能賺點錢補貼家用。 尤其是老人家,會的手藝更是多,各種木頭竹子在他們手里,都能夠變廢為寶。 這些都是華夏國的歷史文化,非文化物質遺產。 “你這孫女長得可真水靈。” “這是我曾孫女。” “呀!你都當曾爺爺的人了?看不出來啊。” 賣東西的老人家看著他跟自己差不多的年紀的模樣,還以為是個六十歲的老頭呢。 “那你多大啦?看著不像啊。” “我今年71了。” “老大哥,看不出來啊,我還以為你跟我一個年紀呢。” “哪里哪里,都是家里孩子的功勞,照顧的好,孝順。” 顧爺爺開始了自己的炫耀模式,一一十分淡定的聽著自己曾爺爺凡爾賽,一看就知道是習慣了。 “那也是你有福氣,七十多歲的人,看著六十多一樣。” “像我,我還得出來幫忙補貼家用呢。” “小老弟,你兒子對你不好啊?” “好,孝順的很,前幾天還給我買了那什么中山裝。” “哎喲~我一個老頭子,哪穿的了那么貴的衣服啊,浪費錢。” 賣東西的老人家雖然嘴里嫌棄,可那眼里都是高興。 “對你好,你咋還出來賣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