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城,御園。 沈冷和二皇子李長燁兩個人,一人一把鋤頭正在肆茅齋外邊的菜地里翻地,之前種下的菜已經收獲,雖然產值一如既往的低,可畢竟是皇帝自己種的,所以皇帝依然開心。 種出來的蘿卜個頭有些可憐,皇帝讓賴成想辦法拍拍自己的馬屁,賴成想了半天才想出來一句。 “恭喜陛下培育出新型蘿卜品種,珍珠蘿卜,珠圓玉潤。” 皇帝看了看那蘿卜的大小,無奈的搖了搖頭:“行吧,勉強還是一句馬屁。” “陛下。” 賴成一邊把剛剛刨出來的蘿卜撿到竹筐里一邊說道:“各部對于東海戰(zhàn)事的支援都已經安排好,其中戶部的糧草物資也都起運完畢,最遲的一批已經出城有幾天,預計著一個多月就能到東疆,水路暢通直達東海。” 皇帝點了點頭:“兵部呢?” “兵部所準備的物資器械已經全都運過去了,另外,兵部,戶部,工部,三部聯(lián)合招募民勇十余萬人,這些民勇將隨軍出征,若水師在海上將桑國水師擊敗,大軍登陸桑國,他們就能為大軍提供保障。” 皇帝嗯了一聲,回頭看了看沈冷:“這個傻小子也該離開長安城了,他和孟長安陪著老院長這兩個多月來,看著老院長竟然年輕了一些,身體好了不少,精神更是好了不少。” 賴成道:“他們回來的對了。” 可能別人不太理解老院長對于皇帝的重要,尋常人的理解,老院長是陛下的恩師,對陛下有啟蒙教導之恩,可是賴成知道,陛下始終是把老院長當父親一樣看待,在最需要父親陪伴的年紀,是老院長陪伴在陛下身邊。 之前老院長的身體已經明顯一天比一天差,陛下的憂心雖然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可那份煎熬賴成看在眼里。 他很清楚,如果能為老院長延壽,陛下做什么都愿意,哪怕是調回來兩位大將軍陪著老院長吃喝玩樂。 也許在未來,當人們看到史書上記載的這件事會不理解,會對這位渾身上下散發(fā)著光芒的大寧皇帝有些批判,覺得這件事是昏君之舉。 可是皇帝不管那么多,只要老院長的身子骨能好一些,他調回來兩位大將軍又如何? 方拾遺在看到皇帝住在肆茅齋里的時候曾經有過一些想法,他覺得皇帝是一個向往自由的人,可他是皇帝,肩膀上扛著整個大寧江山,所以他沒有自由,不得自由。 然而皇帝又是一個任性的皇帝,他不甘屈服,所以總是會有一些別人不理解的舉動,他也不求別人理解,哪怕是后世之人,任由評說吧。 想到這,賴成在心里長長的松了口氣。 無論如何,兩位大將軍總算是要回東疆去了,其實他心里一直捏著一把汗,桑人狡猾多端,天知道他們會不會提前發(fā)動戰(zhàn)爭,作為內閣首輔,他的職責就是將所有的可能都提前想到。 事實上,在半年之前,他就曾以內閣首輔的名義下發(fā)通告,告誡在東疆的辛疾功小心應對。 可是辛疾功的判斷是,桑人絕對不敢先發(fā)動進攻。 另一個事實上,陛下的判斷也是桑人絕對不敢先發(fā)動進攻,當然陛下的判斷是有時限的,陛下認為桑人的水師在沒有徹底成型之前不敢隨便率先發(fā)動進攻,可是誰又能想到桑人居然也研制出了火藥。 火器給了桑人無限度的勇氣,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沈冷從京畿道石城回來也已經快一個月,每天除了陪著老院長之外就是往兵部武工坊跑,能順走什么東西就順走什么東西,他在武工坊發(fā)現了一件好東西,好說歹說人家也不同意給他,又軟磨硬泡了十來天,總算是花大價錢買了回來。 那是一把可以伸縮的鐵槍,構造很奇特,這把鐵槍比尋常的鐵槍分量沉重一倍,表面上看起來和一般的槍長度一樣,可是扭動機括,槍頭可以伸出去,展開最長,這鐵槍有一丈左右。 孟長安看到這鐵槍的時候笑了笑說:“我又不擅長用槍,你看你,何必破費。” 沈冷:“呸,又不是給你的。” 孟長安道:“我手下六槍將六個人,你只買一把,我也不好送出去。” 沈冷:“臉呢?” 他對這把鐵槍極為喜愛,笑了笑道:“我手下有個文人出身的將軍,你知道,叫辛疾功,雖然性子有些自負,可是能力確實出眾,他最喜歡用槍,這是給他的。” 沈冷道:“他骨子里有一股桀驁,有能力的人多半都會有些桀驁,這不是壞事,畢竟還年輕,再過幾年心性沉穩(wěn)我就向陛下請旨,讓他執(zhí)掌東海水師。” 孟長安問:“你不是把王根棟調過去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