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拜月八部-《長寧帝軍》
第(2/3)頁
沈冷喝了一口水:“如果我們能從三眼虎山關過去,就能與武新宇形成夾擊之勢,那時候遼殺狼會很難受,他會不得不分兵應付我們這邊,武新宇就能抽調所有精銳兵力猛攻野鹿原,遼殺狼不可能兩面兼顧,該怎么打,在什么時候打,陛下和兵部都已經推演過無數次,然而戰場啊......”
他看向三眼虎山關:“我們的拋石車根本威脅不到那邊。”
三眼虎山關是一個極變態的存在,城關從南到北有近一里長,是借助山勢修建,大自然鬼斧神工,這峽谷谷口兩側各有一塊如同天然平臺的巨石,左邊的巨石高有四丈,右邊的巨石高有三丈多,兩塊巨石中間的峽谷入口大概有三丈寬度,三眼虎山關的城墻是在峽谷口兩邊的巨石上建造,用的也是普洛斯山上運下來的石頭,也就是說,城墻是在三丈多高以上修建的,城墻又修建了五丈左右,全部加起來,城墻高度超過九丈。
高度已經很讓人覺得無力,寬度更讓人覺得無力,三眼虎山關的寬度能有十五丈,如果需要人工夯實十五丈寬度的城墻夯土,這工程就算逆天了,可是城墻寬度取決于那兩塊天然大石頭的寬度,有了這兩塊天然大石頭作為地基才修建出如此令人震撼的城墻。
城墻太高,城門修建的也很高,所以進出城門墊出來坡道,也就是說進城門的高度比平地也要高差不多三丈左右,這個坡度,攻城錘根本上不去,最初的時候寧軍勘察,發現三眼虎山關有坡道可上城門,還曾以為便于攻城,然而實際上,只是城門有坡道,兩側的巨石下沒有,就算是跑到城門下邊攻城錘卻上不去。
兩側的巨石高有三四丈,這個高度已經差不多是尋常城墻的高度了,云梯也差不多就是這個長度,如果云梯打造到有十幾丈長,想要把云梯架起來有多難?
正因為三眼虎山關的城墻寬度足夠,長度也不小,所以城墻上安裝了十架拋石車,每隔一丈就有一座威力巨大的重弩,這種情況下,大寧的拋石車運送到射程范圍之前,就會被城墻上黑武人的拋石車一陣狂轟濫炸,靠近,黑武人的重弩發威,根本無法有效壓制城墻上的防御。
讓孟長安和沈冷這樣的人都有些束手無策,其他人來了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
拋石車沒了作用,大寧的箭陣也沒了作用,對方在近十丈高的石頭城上,大寧的弓箭手要想把羽箭送上十丈高度,那就要拉到多近的距離仰射?
這種情況下,會被城墻上的黑武人當靶子射。
七天,大寧士兵在一種悍不畏死的勇氣和大勝之后的士氣支撐下,一次一次猛攻,可就算是攻到了城下卻發現束手無策,人力抬著的攻城錘力量不夠,撞不破城門,拼接起來的云梯太容易破壞,而且試想一下,一架云梯能有十幾丈長,從一頭靠人力把想把另外一頭舉到十丈高度,那得多少人多大力量才能做到?
況且就算做到了,十幾丈長的梯子太脆弱,人馬上去就沒準把梯子壓斷,黑武人可以把梯子推下去,寧軍再想支起來傷亡更大。
坐在遠處,看著那座雄關,沈冷和孟長安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三眼虎山關城墻上,黑武鎮關守將是南院四品將軍七牛俊,黑武國有很多家族的來歷很有意思,準確的來說,黑武人并不是只有鬼月人,他們統稱為拜月人,拜月八部組成了黑武族,最早的時候,拜月八部并不同意,最初的聯盟不過是從四面八方匯聚在某一片草場上的零散牧人,當時決定合并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的部族,這些游牧牧人有一部分用的自家有多少東西來命名。
比如黑武最早的汗皇九屋炎家族,說起來其實當時他們那一支是當地草原的原住牧民,有九座草屋,他們屬于炎月族,所以這個家族被稱為九屋炎。
而七牛家族,只是因為當時有七頭牛,他們屬于白月族,后來七牛家族成為白月族的首領,現在黑武的異姓王之一,星湖王七牛大月就是七牛家族的族長。
經過了大概一百多年之后,這些零星游牧牧人組成的部族已經超過了萬人,首先來搶奪他們牧場的是炎月族,他們聯手擊敗了炎月族的騎兵,并且擊殺了炎月族的首領,自此之后九屋炎家族一躍成為炎月族的首領,并且掌握了最初的一支正規武裝力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饶阳县|
施秉县|
察雅县|
哈巴河县|
石河子市|
雷波县|
揭东县|
安国市|
大新县|
潞城市|
台中市|
英山县|
左权县|
蓝田县|
蒲江县|
玉龙|
郯城县|
宁武县|
东源县|
安乡县|
滦南县|
会昌县|
南木林县|
绩溪县|
紫金县|
怀集县|
呼图壁县|
将乐县|
新宁县|
天水市|
密山市|
远安县|
子长县|
彭阳县|
德阳市|
澄迈县|
太湖县|
黔江区|
梧州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