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滾動式搬離!”王亞男第一時間確定傷員脊柱損傷,然后快速的下達了轉移命令。 也不知道組委會是營造了一個什么災難現場,反正各種各樣的疾病傷員都有。 腹瀉脫水的,也有燒傷骨折的,更有出現砸傷摔傷的,反正滿會場趴著的橡皮人,幾乎沒有一樣的疾病。 六個隊伍進入會場后,開始搶救運送。 反正誰成功運送和緊急處理的多,誰獲勝。 這種考量,一下就從考驗一個醫生的水平到了考驗一個小組的水平,更考驗平日醫生團隊合作的水平。 張凡看到第三場的比賽,心里才對組委會點了點頭,這才是正兒八經有效的比武,其他兩項,換到醫院里去,誰尼瑪風風火火的敢去弄穿刺。 不說醫生自己敢不敢,要是這種速度,醫生急赤白臉的,速度快的像是屁股著了火,估計患者都會被嚇的從病床上跳起來跑了,尼瑪這是水開了,急著殺豬要蛻皮嗎! 所以,有些時候,技能比賽,也就是一群職業人員陪著傻子領導玩游戲呢。 你說能不能提高正兒八經的水平,有,但不多。 不過這第三場,還真的不錯。 對于,醫生快速判斷病情,快速處理,快速轉移,還真有很大的提高。 當然了,這種培訓也只有大型醫院組織了,小醫院很難組織起來,比如一些鄉鎮醫院,一個外科攏共就三個人,一個休息,一個上班,一個準備上班。 衛生局組織培訓,你讓誰去,休息的絕對不會去,就算去也是小和尚撞鐘,有一下沒一下的當應付差使了。 這一個團隊比賽,就明顯看出,那個醫院平時急診任務比較多了。 首先看茶素醫院的隊伍,速度很快,配合的井井有條,特別是幾個姑娘帶著一個小伙子,雖然年輕,雖然體力上也不占優勢,但全程幾乎沒有語言交流。 全憑眼神和配合的默契,其實他們也不是不想說話,可自從張凡在茶素冒頭后,弄的外科醫生工作的時候,說話的越來越少了,畢竟有了榜樣,下面的人有樣學樣。 其他幾個醫院,附一、附三也不錯,人家的隊伍配合也相當的默契,到了省院和中心醫院,還有附二附四就有點問題了。 醫生配合的比較磕絆,這種配合,如果沒有對比,大家或許看不出誰厲害,可一旦有了對比后,就明顯看出這里面的問題了。 當年,華國醫療對于急診進行了平臺化組合。 就是患者打120,人家直接會在最近的醫療平臺出車,出人。 這個方法就是資源整合,不像是以前,有時候一個患者來了四五個120,有時候,打了無數電話,一個120都不來。 當年這個平臺成立的時候,很多醫院不理解,特別是當院長的不理解,覺得這個平臺沒用,就拒絕了衛生系統設立中心的好意。 比如附二,偌大的一個醫院當時的院長覺得自家的患者夠多了,用不著和別人搶,所以當時把這個急救平臺讓給了后期的附四醫院。 結果,沒幾年時間,附四醫院的外科明顯就提升了,從最末尾的一個附屬醫院,隱隱成了鳥市外科中的第二把交椅。 因為醫院就是醫生和護士干出來的,這種急診手術是累,半夜三更醫生護士累的能尿血。 可也相當的鍛煉醫生護士的水平。 后來附二新上的院長覺得這不是事,求爺爺告奶奶的找各個系統的領導,終于在附二也設立了一個急救平臺。 真的有時候,一個企業一個單位,看著好像領導沒啥用,可在關鍵節點上,遇上一個只知道豬尾巴吃著軟爛的領導,這個單位發展能耽擱好些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