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良師-《歸一》
第(1/3)頁
自山羊谷到高展先前落腳的山洞不過一炷香的路程,途中吳中元一直沒有說話,到得這里,高展終于可以順理成章的問了,“大人,帶了這么多酒食,可是要在這里落腳?”
吳中元點了點頭,“打掃一下。”
“大人,這里又沒有鋪蓋,怎么能委屈你住這種地方。”高展說道。
吳中元眉頭微皺。
聰明人可以很快了解一個人,用心的人也可以很快了解一個人,高展雖然不是非常聰明,卻很用心,很注意觀察,與吳中元相處的這一個晝夜對他的肢體語言已經有所了解,吳中元皺眉并斜視一個人,就表示他心生不滿。
見吳中元皺眉,高展不敢再多說什么,將帶來的酒食放在洞外,自己先進去打掃山洞。
打掃衛生做家務是有訣竅的,這個訣竅就是沒用的東西就扔,別不舍得,如果看看這個感覺以后可能用得上就留下,看看那個感覺以后可能有用也留下,其直接后果就是把家里搞的亂糟糟,人在雜亂的環境中是很難有好心情的。而心情不好影響就是多方面的了,所以家里利用率很低的那些東西該扔就得扔,不舍得扔不是勤儉持家,也不是會過日子,而是給自己和另一半添堵,日積月累到得最后可能被扔的就不是這些雞肋了,正所謂大道至簡,這個道理用在這上面也合適。
高展打掃山洞就是這樣,沒用的全搬出來扔了,把沒用的東西全搬出來之后山洞直接就空了,只剩下墻角的那壇酒。
扔完,一掃,干凈了。
待得山洞干凈了,吳中元才走了進去,拔出長劍自東側石壁上圈點刻畫,將高展身上的三十六條經絡盡數勾勒了出來,哪些經絡是通暢的,哪些目前還處于閉塞狀態,都用不同的符號進行了詳細標注。
刻畫出了經絡圖,又自一旁刻出了一副五臟與五行的圖譜,畫完之后還劍歸鞘,另取箭矢一支當做教鞭,指著圖譜詳加講解。
吳中元是個好老師,講的很詳細也很有耐心,表述的時候力求簡略直白,所有修飾性的額外詞句都省略掉,授課的本質是讓對方明白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不是賣弄文采顯擺自己學識淵博,授課時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服務于學生,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用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語言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
一個好老師,一個好教練,一個好丈夫或者是一個好妻子,必然是能夠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的細心的人。沒有耐性的老師,暴躁的教練,總是批評指責對方的丈夫或妻子,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對方考慮,其本質就是自私,以駕校教練為例,總是暴跳如雷的斥責學員愚蠢笨拙,實則他們第一次坐上駕駛位的時候也會發懵。
只要不高估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就不會因為學生不能像自己一樣快速掌握和理解相關知識而生氣上火,實則高展的學習能力還是很令吳中元驚訝的,雖然這家伙長的五大三粗,卻很細心,理解能力也很強,唯一的缺陷就是它不認字兒,沒辦法用文字來標準經絡和穴道。
不能一次性教太多,教太多高展也記不住,學是需要循序漸進和慢慢積累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資質都差不多。
如果高展是個感情外露的人,這時候早就對吳中元感激涕零了,吳中元在傳授練氣心法的時候給予了它極大的耐心,有些時候連它自己都為自己的遲鈍而懊惱了,但吳中元卻并沒有表現出不耐煩,而是一遍遍重復講解,在此期間還會安慰和鼓勵它。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特點,急躁是年輕人的共同特點,這是由其旺盛的精力和內分泌所決定的,這并不是年輕人的缺點,而是年輕人的特點。吳中元也不例外,有些時候高展理解的慢了他也會著急,但他從未用失望的眼神去看高展,學生最怕的就是老師用失望的眼神看他們,在學生沒有自我認知能力的時候,老師的批評和失望的眼神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很失敗,很差勁,不可救藥,其影響是深遠而嚴重的,很多時候不是學生自己廢了,而是被不稱職的老師給教廢了。
緊張情緒會嚴重影響學習質量,為了緩解高展的緊張情緒,吳中元刻意拿了塊兒點心在手里,一邊吃一邊教,在高展理解能力跟不上的時候,就會暫停教學走到洞外喝水或者干點兒別的,不能把課堂氣氛搞的太嚴肅。
授課告一段落之后,吳中元走了,回山羊谷去了,這里沒鋪蓋,他不能自這里睡,而且總跟高展在一起,它也會有精神壓力,留它在山洞里慢慢推敲。
臨走不忘叮囑高展可以適當喝點酒,酒雖是液體,火氣卻重,喝酒對高展的練氣有催化作用,前提是不能喝醉,喝醉了氣就散了,會失去控制,損傷臟器和心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望城县|
百色市|
崇州市|
龙岩市|
新晃|
菏泽市|
临沧市|
尚志市|
扶绥县|
乐亭县|
崇阳县|
灵台县|
收藏|
光泽县|
闽清县|
泸州市|
宁远县|
金溪县|
中方县|
宁化县|
新建县|
通渭县|
旬阳县|
马龙县|
应城市|
星子县|
青河县|
晋宁县|
衡南县|
黄石市|
长岭县|
奉化市|
汉中市|
崇阳县|
台东县|
汉中市|
错那县|
贵溪市|
仁怀市|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