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九章 尋找庶子-《歸一》


    第(1/3)頁

    墓志銘記載的是墓主人的生平,有些是墓主人生前自己寫好的,內容比較寫實,更像是回憶錄。但大部分還是墓主人逝世之后,后人請文人幫忙書寫的,這種類型的墓志銘往往比較高大上,贊美的言詞用的比較多,更像是在唱贊歌.。

    錢云志的墓志銘就是第二種情況,是死后由他人書寫的,整個墓志銘有五成以上的文字是在歌功頌德,沒什么實際意義,余下的那些記載的才是錢云志一生的經歷。

    錢云志死的時候七十多歲了,七十多年的經歷由短短百余字概括,可想而知何其簡略。

    錢云志告老還鄉之前的那些事情也沒有深究的意義,如果真有線索,也一定會隱藏在此人告老還鄉之后所做的一些事情上,

    與其他告老還鄉的官員一樣,錢云志退休以后也做了一些修橋鋪路,賑濟災民的善事,這個人雖然是個武將,信奉的卻是佛教,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吃齋念佛。

    不過信佛和當和尚是兩回事,根據墓志銘記載,錢云志有兩個兒子,一個嫡出,一個旁出,嫡出就是老婆生的孩子,這個孩子也是做官的。另外一個孩子乃是旁出,也就是侍妾生的孩子,關于這個孩子,墓志銘上并無過多記載,只說‘幼子病故,錢老悲哀傷懷,怏怏郁郁,短了天年。’

    看罷墓志銘,吳中元沖王欣然說道,“你去把他們的族譜拿過來。”

    王欣然也沒問緣由,點頭過后起身走了。

    吳中元留在原地皺眉思慮,“幼子”在古代通常用來形容八歲以下的孩童,由此可見,在錢云志退休之后,侍妾曾經給他生了一個孩子,因為幼子病故,錢云志很傷心,最終郁郁而終。

    很快,王欣然拿來了族譜,族譜上有錢云志嫡子的記錄,卻沒有庶子的有關記錄。

    王欣然自然知道吳中元在找什么,眼見族譜上沒有庶子的名字,疑惑追問,“怎么回事?”

    “早夭的男孩兒是不被寫入族譜的。”吳中元隨口說道。古時候的人重男輕女,對于偏房所出的男孩也會記在族譜上,而女孩兒哪怕是正房生的,也不會往族譜上寫,故此,庶子之所以沒出現在族譜上,不是因為他地位不夠,而是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

    “不被寫入族譜,是不是就不能埋進祖墳?”王欣然問道。

    吳中元點了點頭。

    “嫡子的墳墓也在周圍。”王欣然說道。

    吳中元知道王欣然什么意思,“先等等,容我想想。”

    王欣然也沒有堅持要挖開錢云志長子的墳墓,因為錢家后人就在不遠處看著,這些可是他們的祖墳,不能一個接一個的亂挖。

    在推敲錢云志可能將靈石給了誰之前,吳中元又自心里重新評估了一下吳陸將靈石送給錢云志的可能性,斟酌過后,還是感覺吳陸將靈石送給錢云志的可能性很大,吳陸的墳墓之前也被挖開了,里面只有一些酒壇和兵器,并沒有陪葬的金銀,這就說明吳陸視金錢如糞土,沒什么積蓄,而青金石很貴重,突然得了上司這么貴重的紀念禮物,于情于理吳陸都得還點兒什么,而他手里的和田玉又名于闐玉,在古代就是很貴重的玉石,吳陸只有拿它當回禮才送的出手。

    確定了這一點,才開始推敲錢云志得了靈石之后會怎么處理,錢云志是四品武官告老還鄉,相當于副省級或正廳級領導退休,肯定是不缺錢的,對于下屬送給自己的紀念品,肯定不會典當換錢,也不會隨便送給外人,不出意外的話會一直留著。

    但在錢云志的墳墓里,并沒有發現靈石,這就說明錢云志很可能將靈石給了自己的親人,他會把這塊靈石送給誰呢?是大兒子,還是早夭的小兒子?

    見吳中元一直皺眉不語,王欣然喊來了考古隊,讓他們勘探這處墳塋右側的那處墳墓的情況,根據古代殯葬規制,兒子一般埋在父母的右邊。

    洛陽鏟是個好東西,這玩意兒最早是盜墓賊發明的,后來被考古界借鑒采用,在周圍鉆了幾個孔洞之后,他們得出了結論,右側那處墳墓也是完整的,年代要略晚于錢云志的墳墓。

    “再賭一把吧。”王欣然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铁岭市| 四子王旗| 商南县| 凉城县| 唐山市| 朝阳市| 武城县| 安溪县| 阿坝县| 新疆| 仁化县| 巴青县| 镇巴县| 乐都县| 甘孜县| 定结县| 湖南省| 正定县| 郁南县| 神池县| 寿宁县| 连城县| 资溪县| 开江县| 仁寿县| 班戈县| 盐山县| 阿巴嘎旗| 扶沟县| 伊川县| 钦州市| 进贤县| 浑源县| 金山区| 七台河市| 富源县| 安徽省| 邯郸县| 泊头市|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