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至的前幾日,全國官學放假。
只是公立學校統一放假而已,私立學校可以自行安排。
譬如鞏縣的鮪岫書院,就有部分師生留在校園,甚至連過年都不會回家。大哥謝宏跑去那邊山中,須刻苦攻讀到明年秋季,才回鄉跟未婚妻表妹成親。
“這尼瑪,好多白卷!”
謝衍正在批改期末化學試卷。
洛陽太學外舍有兩千學生,其中一千學的是理科,由六位化學講師負責授課。
謝衍批改了一部分期末答卷,時不時就遇到交白卷的混子。
三兩下把手里的試卷批完,謝衍撿出幾份優等卷,交給其他老師交叉閱卷。
成績優等的試卷,需要三人以上交叉批閱。
如果是升舍考試,甚至還要糊名。
“往年也這么多白卷?”謝衍問道。
隔壁桌的化學講師,無奈嘆息道:“年年如此。外舍班次越靠后,交白卷的學生就越多。”
另一個化學講師,也把自己分到的試卷批完,又把優等卷挑揀出來:“太祖太宗兩朝時,即便是在太學外舍,學生們也全都勤奮刻苦。唉,哪像現在?”
又有老師說:“那個時候,不是有錢有勢,就能進太學外舍。全國只有一所太學,入學考試特別困難。”
另一個老師說:“如今的入學考試也困難。只不過嘛,比的不是學問,而是家中權勢或人脈。閣老的孫子你招不招?尚書的侄子你要不要?明知道他們是來混日子的,可有人打了招呼你就得收下。”
“……”
當天就把外舍生的期末化學成績統計出來。
謝衍仔細查看了一下:甲等58人、乙等172人、丙等339人、丁等431人。
如此數據,讓謝衍極度無語。
由于化學內容大調整,今年的期末考題非常簡單。稍微用心聽講的,考個乙等肯定沒問題。
這說明什么?
說明77%的外舍理科生,根本就沒認真學習,全特么是來混日子的!
回到家中,吃了晚飯,謝衍直奔書房。
朱棠溪好奇跟來:“六郎在寫什么?”
謝衍說道:“以芙蓉學士身份,直接給官家寫信。”
接著又詳細解釋:“今年的外舍化學考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就算平時一堂課都不聽只拿著課堂筆記背誦幾天,也至少能考到一個乙等。結果呢?77%的外舍理科生都沒達到!”
“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十年了,”朱棠溪說,“太學的官員和老師,他們其實做不得主。”
謝衍說道:“我既然在太學做講師,就該忠于職責。至于朝廷是否下令整改,那是他們的事情。我不給陛下寫信,是我失職。我寫了信他們不改,則是他們失職。”
朱棠溪笑道:“沒想到六郎如此耿介拔俗。”
謝衍說道:“求個心安而已,反正我又不怕得罪誰。”
“幸好你沒有去做官,否則多半樹敵無數,”朱棠溪不禁感慨,隨即又補充一句,“如果六郎早生四十年,必為父皇所喜,說不定現在已是朝中重臣。”
謝衍嘿嘿笑道:“我沒那么大本事。寫這封信,無非一個念頭通達。”
……
只要是皇家學會的學士,就有資格給皇帝寫密信,這是當年太宗定下的規矩。
太宗甚至會親自回信,還在信里罵過人:“若無要事大可不寫,少拍朕馬屁。你有那工夫,不如多做實驗。連實驗也不做,便去畜圈看豬蹚泥耍。”
收到此信的學者,還真就修了個豬圈,對外宣稱“奉旨養豬”。并再次寫信給太宗,專門匯報此事!
學士們的密信,不走內閣那邊,直接由通政院呈交給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