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總結-《禁區之狐頂點》
第(1/3)頁
第二卷寫完了,我用word的字數統計看了一下,八十六萬四千字。
比第一卷多了點。
這個結尾是我在寫到這一章的最后部分時才想到的。
關于這一卷要怎么結尾的問題,我和我老婆聊了一下,本來想好了一個場景的。
但是具體章節寫著寫著,我覺得在這里結尾會比較好。
于是就在這里結尾了。
用了一場頒獎典禮,用一個感謝致詞。
畢竟對于胡萊來說,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階段,也是對他過去足球生涯的一個總結。
在繼續前進之前,要把以前的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了,要把大家原本所背負的包袱放下來。只有這樣,腳步才能輕盈有力,才能走得更快更好。
所以我選擇了頒獎典禮這個有象征意義的場景做本卷結尾。
有的時候,寫書就是這樣,當你開始寫的時候,可能只有一個很模糊的意向,很多東西都是寫著寫著才從腦子里冒出來的——當然,有沒有那些一開始就把所有東西都盤算好的作者?肯定有,但我不是那樣的人。
我是一個不擅長寫大綱,也不寫細綱的作者,很多時候讓我寫細綱我會覺得這書壓根兒寫不下去。但讓我直接開始寫正文,很多時候我反而會被腦子里突然蹦出來的內容所打動。
第二卷主要內容是胡萊職業生涯的前兩個賽季,是他職業足球生涯的開端,但主線是他和父親之間的關系。
只有這一點是在我開始寫第二卷之前就已經確定了的。
足協杯決賽替父報仇這個情節在我還沒寫到第二卷的時候就在腦子里逐漸成型的,所以在那之前我就已經把那一章的章節名都想好了,就用刺猬樂隊的那首歌的歌詞。
因為實在是太契合我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老一輩的恩怨情仇,在這里被年輕人解決了。
不管是功成名就之輩,還是碌碌無為之輩,老一輩的人總歸是會老去的,他們的那些事情也會隨著年齡而一起老去。
正如這個世界的發展規律一樣,一代人,哪怕是這個社會主流的一代人,也終究會老去的,伴隨著他們一起老去的,是他們這一代人所堅持的那些所謂社會主流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處事原則……
很多東西,都會變老,變得不再重要,變得煙消云散。
而年輕人,那些老一輩人所瞧不起的年輕人會逐漸成長起來,成為社會的主流,年輕人的行事準則、思考方式會逐漸取代老去的那一代人。
就這么一代又一代,循環往復更迭。
整個社會才會因此而進步。
否則不管老一代人多么強大多么正確,如果永遠不會變老,這個世界還怎么繼續前進呢?
我把這個道理用一場足球比賽,用胡萊的倒鉤絕殺進球象征化了。
胡立新這個父親一直以來都是以我是你爸爸的心態自居,總覺得胡萊還是他兒子,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哪怕他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擁有不少粉絲的明星,在職業足壇取得一定成就的成年人了,他也沒改變自己的這種心態。
就像哈狗幫在《九局下半》里唱到的那樣:在電視里或許我是不起眼的明星,在他們的眼里,我只是長不大的小孩子。
這不是胡立新一個人的特例,而是無數父母長輩的普遍心態。
他們總覺得自己吃過的鹽比你小子吃過的飯都多,自己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什么場面沒見過?經驗不比你豐富?
可當今世界和古時候那種車馬郵件都很慢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如今的社會是在飛速發展和變化中的,我們回顧十年前都會驚嘆這世界變幻太快,更不要說幾十年一輩子的事情了。
于是胡立新的固有經驗令他故步自封,走不出來,一時間也有些不能接受兒子的飛速進步,總擔心那是曇花一現,總害怕有一天醒來發現一切都回到了原點——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這和他當初的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
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不都被王獻科的那一腳踹得粉碎了嗎?
這是他個人的悲劇,但也是那個環境時代的悲劇。
我看到有不少讀者罵胡立新窩囊不是個男人做父親和丈夫都不合格……我得說,你們說的都對,胡立新確實是個這樣的人,我也是故意朝著這個方向寫的。
他不是那種有主角光環,可以屢敗屢戰,最終逆襲的人。
可能一次打擊就足夠讓他跌倒爬不起來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對自己的兒子百般不看好,不看好到令人生厭。
解決這種心態的最好辦法其實就是讓他親眼看到他的兒子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直面迎上,然后擊潰困難。
所以有了這么一場足協杯決賽,他親眼見證他的兒子面對他昔日的夢魘,然后用一個精彩絕倫的倒掛金鉤完成帽子戲法,把那個高高在上的人生贏家打下云端,揍到爛泥里。
完成一個年輕人對老一代取代和超越。
那一刻,他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
曾經包裹他的那個堅固的殼也產生了裂縫。
他意識到自己曾經對兒子做的那些所謂嚴密保護是錯誤的,或者說……失敗了。
他曾經以為只要讓兒子遠離害得自己變成如今這個屌樣的足球,老老實實讀書考大學,走其他人都走的路,就可以確保兒子的未來不會重蹈自己覆轍。
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說,其實他的想法沒錯。
但站在胡萊的角度來說,身為兒子的反抗和叛逆自然也是沒錯的。
這世間那么多事情,怎么可能會每一件事情都能分出對錯呢?
在我靠寫網絡小說賺錢養活我自己之后,我爸還一直感慨還是要有一個鐵飯碗:他當初花費了非常多的功夫和人情關系,給他的親生兒子——我爸和我媽是再組家庭,他和前妻還有一個兒子——安排了一個國有事業單位的編制,一個月三千死工資,收入不算太高,但勝在穩定,工作清閑。
在我爸那個年齡的人眼里,他們就是從國企鐵飯碗時代過來的,這份工作是令很多人羨慕的,是他必須用掉很多人情才能獲得的。他也一直為此自豪,覺得他給自己的兒子安排了一份好工作,他這個做父親的也算是稱職了。
當然,事實上我靠寫書賺的錢比那個事業單位的死工資多得多。他現在也逐漸不說鐵飯碗、編制……這樣的話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金沙县|
余姚市|
镇雄县|
晋州市|
公主岭市|
林周县|
肇州县|
凌云县|
罗甸县|
铜川市|
镇雄县|
东莞市|
岳阳县|
余姚市|
永济市|
深泽县|
大理市|
吉林省|
朝阳市|
顺平县|
恭城|
玉溪市|
上犹县|
长治县|
叶城县|
吉水县|
通海县|
通榆县|
曲靖市|
本溪市|
綦江县|
股票|
丹凤县|
敖汉旗|
修武县|
大英县|
东至县|
镇康县|
昂仁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