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什么選擇踢職業(yè)足球?” 鏡頭中的胡萊面對陳建宇的這個提問笑了一下,然后答道:“因為喜歡,我喜歡足球。” 這是一個很標準的回答,但并不能滿足陳建宇,他追問道:“喜歡足球的話你可以繼續(xù)在校園里踢足球,大學里也有全國性質(zhì)的足球聯(lián)賽。不一樣可以滿足你對足球的喜愛嗎?為什么一定要選擇踢職業(yè)足球?而且十六歲才開始接觸足球訓練,你起步就比別人晚了很多,就算你天賦出眾,也不見得就能走好這條路,所以選擇職業(yè)足球是有很高風險的,這條路隨時可能會夭折,你有可能碰的頭破血流之后還竹籃打水一場空……” 此時出現(xiàn)了一些空鏡頭切換:空曠的訓練場,沒有人的更衣室,空蕩蕩的健身房,最后落到了一個有些破舊骯臟的足球上,它靜靜地躺在器材室的地板上,背景是模糊的滿滿一筐足球。 這些鏡頭是不同的場合,但卻有一個共同點:色調(diào)都偏暗發(fā)青。后期通過調(diào)色很好地向觀眾們傳遞了這個問題所包含的情緒,讓觀眾們會不由自主地為胡萊在職業(yè)足球的前途感到擔心。 這個時候胡萊的聲音再次響起:“其實在我決心離開高中去職業(yè)球隊的時候,我在校隊的教練和我爸爸都跟我說過職業(yè)足球的殘酷性。我也知道自己入行有些晚……但這有什么關系呢?職業(yè)足球是我的夢想。追求夢想,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在他說話的同時畫面變成胡萊頂著朝陽在訓練場上一個人進行訓練的場景,火紅的朝陽把光芒灑在他的身上,鏡頭推近,從大全景變成全景在變成半身像,最后一直推到他臉部。 他迎光而立,臉上密布的汗珠被朝陽的光芒照亮,就好像無數(shù)個小太陽一樣。 鏡頭還在持續(xù)推近,幾乎一直推到了眼睛里,那雙眼眸在特寫鏡頭里顯得格外巨大,變成了兩面鏡子,倒映著朝陽的光,仿佛在熊熊燃燒。 鏡頭又繞到他的身后,逐漸拉開,最后定格在了這么一幅畫面:胡萊站在訓練場上,面向朝陽,燦爛的陽光從鏡頭正對著的天空傾瀉而來,在胡萊略暗的身影周圍描繪出一道金邊,更多的光芒則從他的身體外側(cè)溢出,千絲萬縷道金線將空氣中稀薄的晨霧切開,好像為昂然屹立的胡萊安上了一雙淡金色的翅膀。 與之前灰暗發(fā)青的色調(diào)不同,這一組鏡頭溫暖明亮,振奮人心。 “好。” 伴隨著這一聲,原本黑暗的審片室里亮起燈。 前排座位一個人回頭看向陳建宇:“老陳啊,這片子質(zhì)量不錯,立意很棒。雖然說的是一個職業(yè)球員新秀,但卻并沒有把太多的筆墨放在足球本身,而是從他半路出家的經(jīng)歷說起,最后通過他自己的口,把立意落到了‘追求夢想,什么時候都不算晚’這個主題上,我覺得很好。” 能夠得到臺里制片主任如此高的評價,陳建宇頓時覺得這幾天和同事們肝掉的頭發(fā)都值得了。 不過就在陳建宇臉上笑容剛剛浮現(xiàn)出來的時候,卻聽到主任話音一轉(zhuǎn):“但是……” 他心里就咯噔一下。 結(jié)果主任接下來的一句話便讓他愣住了。 “但是這么棒的一條片子就在體育頻道里播會不會有點太浪費了?” 陳建宇瞪大眼睛看向主任,后者笑瞇瞇地說道:“我覺得這視頻說的不只是職業(yè)球員的故事,胡萊的事跡對其他人也很有啟發(fā)性。這樣吧,我建議放到《人物志》播。” 陳建宇瞪大了的眼睛沒能恢復原狀,倒是又向外凸了點。 《人物志》是安東衛(wèi)視的一檔人物專題紀錄片形式的欄目,兩周一期,向觀眾們介紹各行各業(yè)不同身份的人物。 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嚴肅的欄目,可以理解成是用視頻的方式給這些人立傳。換句話來說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上這個節(jié)目的,也不是隨便什么名人都有資格進《人物志》。 這個欄目創(chuàng)辦二十年了,以職業(yè)足球運動員的身份進入《人物志》的也僅有一人,正是目前效力于閃星的秦林。在他當初帶領嶺南華南虎拿到亞冠冠軍之后,安東衛(wèi)視《人物志》攝制組專門跑去嶺南市為他拍攝了一期人物紀錄片。 身為被媒體稱為中國足球最后一個大佬的秦林,自然是有資格進入這個視頻列傳的。 但胡萊是什么人? 一個才剛剛在職業(yè)足壇嶄露頭角的新人,他的職業(yè)生涯才起步,未來成就究竟能來到什么程度,誰也不知道。竟然就可以和功成名就的秦林相提并論了? 似乎是看出來了陳建宇的疑惑,主任笑著解釋道:“我只是覺得你們的這個視頻立意特別好,而且這孩子的經(jīng)歷也確實很有說服力。《人物志》也并沒有規(guī)定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才能收錄其中,只要是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當下社會觀念的代表人物,都是《人物志》記錄的對象。” “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當下社會觀念”…… 陳建宇是真沒想到主任會給胡萊這么高的評價。 他又說道:“可是我們最初是按照體育頻道的路子來編片子的,這個成片無論是時長還是素材夠不上《人物志》的要求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