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場邊看著正在和隊友們一起跑回半場的胡萊,趙康明和陳墨互相對視了一眼。 他們兩個人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相同的意思。 冒險成功了! 讓胡萊這個才剛剛轉會過來十天的新人就在聯賽中出場,兩個人都是冒著很大風險的。揠苗助長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做法會不會是一次揠苗助長。 但現在看來,胡萊神經粗大,顯然并不怕被拔。 聯賽初登場之后的表現非常冷靜,在處理這個球的時候也相當從容,真有大將之風! 趙康明和陳墨兩個人在互相對視的一眼中,也都同時確認了——以后可以繼續冒險! ※※※ 閃星和昆陽城市的比賽已經重新開始了,丟了球的昆陽城市惱羞成怒,大舉壓上進攻。 現在到了考驗閃星防守的時候。 隨隊記者陳建宇趴在球場看臺的欄桿上,他所關注的焦點卻不是閃星的防守球員們,更多的時候他把目光投向了那個進球的三十三號球員。 是那個在歡迎儀式上靠著急智抵消了走神負面影響的年輕人,在當初三個加盟閃星的球員中,屬于最不起眼,最弱小的那一個。 但沒想到為閃星打破連續兩輪進球荒的人竟然正是他! 作為一個隨隊記者,陳建宇也不可能在媒體開放時間之外看到球隊的訓練情況,所以他并不知道胡萊是怎么在訓練中一點點征服隊友的。他只知道這是一個沒什么話題性,也沒什么名氣,在歡迎儀式之后很快就消失在球隊中的普通年輕人。 這樣的年輕人在每一支職業球隊中都有,而且每一個人在進入職業球隊的時候,都會憧憬自己的未來。 無數這樣的年輕人進入職業隊,成為中國職業足球的基石之一,在殘酷的職業足球大潮中,他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被淘汰出局,剩下來的那百分之一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他原本以為胡萊這樣的球員,就算有高中全國大賽冠軍打底子,想要獲得成功也并不容易。實際上他能夠獲得一份職業合同,還很大程度是因為執教閃星的主教練是他在海神青年隊中的青訓主管——有點裙帶關系,人情社會嘛,這番操作也正常…… 哪想到這小子才來到球隊十天,不僅為球隊出場比賽,而且還進了球! 之前閃星那么多前鋒,拼盡全力,煞費苦心……想要進球而不得,現如今這個球卻如此輕松,如此意外……就來了! 陳建宇有一種荒謬感——這么輕松的進球,倒顯得之前閃星為了追求進球而付出的辛苦更像是個笑話了…… 但他心里清楚,作為一個優秀的記者,這個進球意味著接下來他必須要盯緊這個年輕人了。 看他究竟是走了一次逆天狗屎運,還是一顆新星就此冉冉升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