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總結報告發給尹司令并上呈非洲軍團總指揮元中將,明天的戰斗不能再這么打了。我們面對的不是一群職業軍人,而是一群保衛家園的死士。我宣布……。” 次日一早,再次發起進攻的五十三師作戰風格完全變了,不再是沿著街道向主要目標推進,而是改成了挨家挨戶的搜索攻擊前進。每一戶人家先喊話,讓里面的人出來,也不管對方聽不聽的懂關中口音的官話,沒人出來就往里頭丟手榴彈,然后以班為作戰單位,沖進去把看見的活人全部殺死或者抓起來。遇到一些堅固的建筑,則直接把山炮推上來,抵進了直接射擊。這種不顧平民傷亡的戰術,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一天的戰斗下來,整個城市落在了五十三師的手里,但是城內的百姓死傷無數,因為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也不知道傷亡多少平民。但是第五十三師卻僅僅傷亡了十八人,只有一個重傷,其余都是輕傷。 多年以后西班牙人統計過一個數字,稱在這場攻城戰役中,三萬無辜百姓死于戰火。當然這僅僅是一家之言,大明帝國是不承認的,即便是西班牙官方,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只是用平民傷亡慘重來代替了,因為誰也不清楚具體的數字。大明也有一些“圣母史學家”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他們提出的數字是傷亡三十萬。嗯,大明帝國在西班牙犯下了累累血債。好在這個時代的大明,圣母婊沒什么市場。沒人來譴責五十三師。 馬爾韋利亞方面沒有犯錯,上來就是簡單粗暴的招數,只要還是執行任務的是大明步兵第十六師,這是在埃及經歷過心慈手軟教訓的部隊,從上到下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而且這尼瑪還是個日裔師。盡管士兵換了一波人,但是營長連長排長這個級別的軍官,基本都是經歷過埃及城市戰爭的。顧忌什么平民傷亡啊,在這個世界上。大明的人命最金貴,這是尼瑪日裔的統一認識。不這么認識不行啊,當年幕府時代,被收拾的太慘了,要不是大明心懷博大。張開了臂膀歡迎迷途羔羊,哪來大明帝國東瀛省。沒有大明帝國東瀛省,一幫漁民和農民出身的家伙,哪有機會掙一個月二十塊錢的軍餉,哪有機會掙戰時的雙餉?哪有機會在別人的土地上搶劫以及做一些罪大惡極的勾當。 反正就是一句話,大明人才算人,日裔算二等人,后代爭取成為人,至于其他的民族,沒有大明國籍你也算人?也不知道為啥。馬爾韋利亞戰斗居然沒有人譴責,西班牙人自己都不譴責,盡管傷亡一點都不比阿爾赫西拉斯小。 解決了兩翼之后,尹杰下令主力北上,在西班牙平民復雜的目光中,這支軍隊踏上了對西班牙人家園的踐踏之旅。實際上在這段時間內,西班牙平民很清晰的感覺到,這幫大明的官兵比本地的老爺要好相處多了。買賣公平,不搶不奪,只要你乖乖的當順民。連尼瑪稅都不帶收的。軍隊吃的糧食,都是用大明的華元買的,這玩意說實話在歐洲也是硬通貨。很多歐洲商人,寧愿用這種紙幣。也不愿意用金幣。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拿去找一些專門兌換貨幣的商人換取西班牙的金幣和銀幣。這么做的結果,就是要被宰一刀。 當然了,砸歐洲的各個國家,大明的華元目前是被禁止使用的貨幣,那不是大明沒有打過來之前么?現在嘛。呵呵呵,誰說商人是愛國者的?有也是鳳毛麟角,多少商人因為西班牙王室的愚蠢,私下里沒少臭罵。你惹誰不好,惹來了這么一尊煞神。 也許是歐洲遠征軍的口碑不錯,又也許是兩座城市的戰斗過于殘酷了,遠征軍主力出動之后,沿途的抵抗沒有那么激烈了。只要是放下武器,就算是軍人,也會受到優待。 相反,一旦在進攻中遭遇類似之前的城市巷戰,大明陸軍立刻變成另外一群人。從溫和有序轉變成殘暴的過程,這幫人非常的嫻熟。 七月十五日,大明帝國的紅旗在科爾多瓦城市上空飄揚,歐洲遠征軍在這個城市沒有受到任何的抵抗,當地百姓沒有夾道歡迎的意思,都躲在家里,從門縫或者窗戶里,用冷漠的眼神,看著進城之時,井然有序的大明陸軍。 如果非要說觀賞性,大明陸軍的服裝顯得有點簡單,不像歐洲各國的軍裝那么花哨。但是這種簡單,在戰場上就是高效殺人的代名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