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公祭忠勇-《帝國崛起》
第(1/3)頁
第一百五十二章公祭忠勇
三日之后,一場細雨來的及時,隨未解近三年來雨水稀少之困,卻也給登州大地帶來了希望。也給張家莊團練營的公祭大會平添了三分悲意。
晨起,團練營所有官兵沿著大道兩側肅立,陣亡將士二十八人的出殯儀式,正式舉行。
細雨之中,頂著雨點的年輕官兵,護送著二十八輛四輪馬車而行,一輛馬車上有上好棺木一副,周圍以鮮花環抱。每輛馬車兩側,各有四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扛槍在肩,面色肅然,護送著車隊緩緩往龍山腳下而去。
龍山腳下的一片朝陽的坡地,被緊急改成了“登州忠勇祠”,這也是日后“忠烈祠”的雛形。整個隊伍最引人注目的,還在走在最前面的神醫老爺,一身戎裝,牽著第一匹馬。
消息傳開,周邊三十里百姓全部出動,站在道路兩側,為登州陣亡將士送行。
這個場面太轟動了,關于陣亡待遇的消息,就跟插了翅膀似的,傳的很快很遠。
凡陣亡烈士,父母能得到二百兩的撫恤銀子,這還不算,如果是陳老爺的佃戶,租子直接免掉。如果不是佃戶,可搬至張家莊來給陳老爺當佃戶,兄弟姐妹年幼者在學堂讀書免費。父母只要在世,每年可領到小米一百斤。
如此待遇,加上今天的場面,陣亡者家屬早早起來,跪在龍山腳下的“登州忠勇祠”大門口。這里有一面墻,黑底白字刻了十八個名字,供后任瞻仰。可以說這就算青史留名了了,死后父母兄弟有人照顧,香火供奉不斷,這還有什么怨言,怕是要被登州百姓口水淹死。
八名年輕的士兵抬著一具棺木,前面有一隊士兵開道,后面有一隊士兵壓陣。陳燮持刀在前,抬腿正步走。觀禮的家屬和百姓。無一不面帶肅然。陳燮親自念祭文。接著棺木入土,陳燮親自鏟第一鏟土,然后才一一的掩埋,堆墳。立碑。
最后時刻。兩隊士兵舉槍朝天。砰砰砰的排槍響起。
等到陳燮走了,和尚道士也跟著出場,大門口擺壇。連著做七天的法事。
一場土洋結合的葬禮之后,陳燮在登州地面上的威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給陳老爺當兵,也成為了當地最熱門的職業。可惜,陳燮遲遲沒有再次招募,而是給隊伍上的官兵輪流放假,一次放一半官兵的假,假期為半個月。
葬禮之后,新上任的參將老爺也不去軍營上班,直接就玩了消失。登州人民在獲悉這消息后,紛紛微微一笑。各家商戶則開始了新一輪的期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湘西|
醴陵市|
博野县|
兴文县|
资兴市|
南木林县|
永登县|
潼关县|
梁河县|
和政县|
清镇市|
贵定县|
高陵县|
库伦旗|
苗栗市|
渝中区|
花垣县|
介休市|
腾冲县|
东丰县|
拉孜县|
鄂州市|
于都县|
封开县|
昆山市|
佛山市|
抚宁县|
恩平市|
怀宁县|
北川|
蕉岭县|
九龙城区|
黎川县|
湄潭县|
镇远县|
轮台县|
利辛县|
宁陵县|
方山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