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桂芝圍著六個塞得脹鼓鼓的袋子轉了一圈,好奇地問:“書玉,這些袋子里都裝的什么?還有這三輪車你從哪里來的?” “跟人借的,明天要還的,袋子里可都是好東西。”宋書玉放下空碗,跑過去將蛇皮袋都拖到了屋檐下。 他們這邊農村的房子堂屋出來那一排都會建一條三四米寬的走廊,平日里可以堆放柴火糧食之類的,閑暇的時候,大家也會坐在走廊上做些手工活。 劉桂芝趕緊上去幫忙,謝錚也來,三個人跑了兩趟就將東西擺放在了走廊上。 宋書玉拍了拍手,打開一個袋子給大家看:“你們瞧,全是好東西。” 苗秀英和劉桂芝都驚呆了,詫異地望著宋書玉:“袋子里都是嗎?你上哪兒弄到這么多的布?” “全都是。”宋書玉把所有的袋子都打開,從里面拿出一塊白色的布料給他們看,“這些都是刺繡廠用剩的碎布,做不成一件衣服,所以刺繡廠那邊都是當垃圾處理的,我用三十塊錢將這些布都買了回來。” 劉桂芝隨意拿起一塊料子翻來覆去地看,很是心疼:“哎呀,這多好的布啊,怎么只有兩尺多長呢,要是再長點就能做一件衣服了,真是太可惜了。書玉,這些布太小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做小孩的衣服,其他的根本用不上,你買這些布料干什么?” 宋書玉笑瞇瞇地說:“媽,這些布料做不了衣服,還做不了手帕、小方巾、絲巾、背心、內褲、手套、襪子之類的嗎?而且一塊布做不成衣服,兩塊顏色合適的布,湊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件衣服啊。” “可我們家就這么幾個人,你買一袋就夠了啊,花那個冤枉錢干什么?”劉桂芝還是心疼錢。這么多,做成衣服內衣手帕之類的,他們幾年都用不完。 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都還沒做買賣的意識。 宋書玉笑著說:“媽,我打算拿出去賣的,這點不算多。” 說到這里,她抬頭對謝錚說:“阿錚,咱們打個商量,先買縫紉機,以后有票再買自行車行嗎?” 劉桂芝就第一個不同意:“你買縫紉機干什么?你會用嗎?你要做什么,跟媽說,媽幫你做,哪用費這個錢。” 宋書玉哭笑不得,這么多的布,她媽得做到什么時候去啊。 “媽,我今天在刺繡廠學過了,你就放心吧,我會用縫紉機。”宋書玉上輩子進城后學會的踩縫紉機,今天只好將刺繡廠搬來一用了,反正家里人也不會去刺繡廠求證這件事。 謝錚也說:“阿姨,既然書玉會踩縫紉機,她喜歡,就先買縫紉機吧。” 不過自行車還是要買的,書玉這么愛折騰,現在一個月都要去縣里好幾次。回頭買了縫紉機做衣服、手帕之類的去趕集,那更需要自行車了,總不能三天兩頭跑去宋建國家借。 至于缺的工業券,他來想辦法。 劉桂芝無奈地瞥了謝錚一眼:“你就慣著她吧。” 算了,這些出錢出券的人都沒意見,她能說什么? 宋書玉高興地攬著劉桂芝的肩:“媽,不是你最慣著我嗎?” 劉桂芝推開了她:“別貧了,都九點了,去外面野了一天不累啊?趕緊洗漱睡覺,阿錚,你也回去睡覺,別跟這丫頭瘋。” 謝錚剛想點頭,旁邊的苗秀英忽然驚呼出聲,聲音帶著顫抖和不可置信:“書玉,這,這些也是不要的碎布嗎?” 宋書玉望了過去,只見苗秀英手里捧著一塊月牙白的綢緞,在煤油燈下,料子白得發亮,最重要的這塊布很長,粗略估計有好幾米。 宋書玉吃了一驚,趕緊過去接過料子仔細查看了一番,斷面整齊,布料折疊的印記都還在,顯然不是胡亂塞進袋子里的。 她連忙問:“奶奶,這塊布你從哪里拿的?” 苗秀英指著靠墻的位置。 宋書玉連忙去翻開那個袋子里的布料,這一看不得了,里面全是絲綢,而且一塊塊疊成豆腐塊的模樣,規整地放在里面。 這哪是廢棄不要的布料啊,分明是刺繡廠還沒動過的布,不知道是哪個粗心大意的家伙,將這一袋混在了廢布中。 宋書玉想到刺繡廠那豐富的庫存,也不覺得奇怪了。 苗秀英三人雖然沒去過刺繡廠,但也知道這樣好的布不可能是廢料。 “書玉,這些布咋整?”苗秀英指著這些布料問道。 劉桂芝也不知所措地看著宋書玉,眼神有些糾結。 這么好的料子,光這一袋子賣個千兒八百不成問題,比她們家這些年的所有積蓄都還多,誰能不心動呢? 宋書玉也不是圣人,她喜歡錢,愛錢,想擁有很多的錢。 這袋布是被堆放在廢品堆里的,王主任他們都以為這是一袋子廢料,只要他們四個人不說,誰都不會知道。有了這筆錢,自行車、縫紉機都有了。 猶豫了許久,宋書玉拿走了奶奶手里的那塊白色布料,胡亂塞進了袋子,然后用繩子將袋子系好,眼不見為凈,還指使謝錚:“你快把它搬回三輪車上,別讓我看見了。” 她怕她忍不住反悔。 謝錚被宋書玉這反應給逗笑了:“咱們掙了錢自己買,以后你想買什么樣的就買什么樣的。” 苗秀英和劉桂芝雖然有些遺憾和不舍,但兩人心里卻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不是自己的拿了這心里也不安啊。 做人啊,還是得踏踏實實的。 謝錚將袋子放回了三輪車,然后跟她們道別,臨走時還對宋書玉說:“明天我陪你去縣里還三輪車,買縫紉機。” 宋書玉想說不用,這點小事她一個人就行了,哪用多耗費一個勞動力啊,可謝錚已經跑了。 不過第二天她就慶幸沒拒絕謝錚了,因為早上起來,她的兩條腿又酸又痛,走兩步腿上的肌肉就拉扯得痛,要是再騎車往返縣城一趟,她這兩條腿也別要了。 謝錚進門就發現了宋書玉的不對勁兒:“你的腿怎么啦?” 宋書玉苦著臉:“腿痛,估計是昨天傷著了。我今天沒法去縣里,你替我跑一趟,那袋布還給王主任,三輪車還給看門的任大叔,再把宋叔的自行車騎回來。要是方便,你幫我縫紉機也買了吧,這些錢你先拿著,要是不夠回來我再補給你。” 宋書玉把工業券和兩百塊錢遞給了謝錚。 謝錚接過,看她走兩步就小臉皺作一團的樣子,有些不放心:“我先送你去衛生院吧。” 宋書玉擺手:“不用,休息兩天自己就好了,去衛生院也沒什么好辦法的。你快去吧,早去早回,不然回來晚了,我媽和奶奶又要擔心了。” 謝錚見她堅持,又怕耽誤了時間,只得趕緊騎著三輪車走了。 宋書玉現在這情況沒法上班,正好刺繡小隊今天還有事,她便讓劉桂芝又給她請了一天假,然后便和奶奶一起去了倉庫。 刺繡小隊的大娘嬸子們一大早就來倉庫等消息了,若不是怕被人笑話,她們今天一大早都要跑到宋家問消息。 對上大家急切的眼神,宋書玉笑了,坐到椅子上說:“大娘嬸子們,昨天我去刺繡長交了貨,也領到了工錢。不過在分錢之前,我還有個不好的消息要告訴大家,其中一幅繡品因為質量問題被退回來了。” 大娘嬸子們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和緊張,生怕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繡品被退回來不但拿不到工錢,還要罰款一元,相當于這十來天白干了。 大家望著宋書玉,不停地在心里祈禱,千萬別是自己。 只見宋書玉從箱子里拿出了一幅“蝶吻百花”的刺繡。 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汪嬸子。 汪嬸子的臉刷地一下白了,眼淚不受控制地涌了出來。她手忙腳亂地擦了擦眼睛,囁嚅出聲:“書玉,對,對不起!” 宋書玉嘆氣。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汪嬸子的為人她也比較了解,是個老實本分的,就是家里窮,她丈夫身體不大好,一天只能拿六七個工分,還經常吃藥,家里還有兩個老人和三個孩子,全靠她撐著。 她難免有些急功近利,所以選了工價最高的那副“蝶吻百花”刺繡。這一幅完成,光加工費就有4.5元,比得上兩幅價格比較低的。 但這顯然有些超出她的能力范圍,緊趕慢趕,無論怎樣強調,她還是出了錯。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宋書玉給她留了點面子,說話很溫和,但規矩不可破壞:“汪嬸子,按照規定,這幅刺繡你要返工,并罰款一元,念在你是初犯,而且我作為刺繡小隊的負責人,有監督檢查繡品的義務,這件事我也有責任,因此罰款我們倆平攤,一人五毛錢。此外,你還有一幅繡品工費是2.1元,扣除10%的提成,再減去五毛錢罰款,你這次的工錢是1.39元。” 汪嬸子上前,愧疚地說:“對不起,書玉,是我繡錯了,不關你的事,罰款我來出。” 宋書玉將錢和那副刺繡遞給她:“我是你的領導,你犯了錯,我有監督和審查的義務,罰款的事不用說了。刺繡兩只翅膀的顏色繡得有點不一樣,你拿回去重新繡,汪嬸子,做事不要急,慢慢來,穩打穩扎。” “謝謝你,書玉,我以后一定仔細認真,不會再犯錯了。”汪嬸子低頭在本子上按了個手印。 宋書玉點點頭,拿起本子在桌子上拍了拍,笑著說:“大娘嬸子們,現在開始分錢,我叫到一個上來一個。” 一聽要分錢,大娘嬸子們一個個眉開眼笑,雙眼發亮地望著宋書玉。 “姚大娘,你一共完成了兩幅刺繡,工費總計5.2元,扣除掉10%,到手4.68元,確認沒有問題就在后面簽個字,不會寫字的按手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