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聽這地只能種,不能買賣,人死了,這地還就收回村里去了,不少人都面露失望之色。 “咋還不能買賣呢?”有人皺著眉道。 有人笑著道:“能買賣還得了,這一畝地侍弄好了,便不是良田,也能賣上六七兩銀子呢。若是能買賣,有的人怕要想著生孩子開荒地賣地了。” “沒錯,這年頭一尋常家子人,一年的嚼用還沒二兩銀子呢。生個孩子就可以開一畝荒地,轉手再賣給六七兩,這不比做工賺銀子強?” “還真是,若是人人都為了地生孩子,那這村子里的荒地,夠開墾幾年?” “我們村的地頂多兩年。” “皇上這是曉得,咱們這些窮人生一個孩子負擔就重了,所以才出了這政策呢。生個孩子就能多一畝地種,也不錯了,這地里一年到頭的產出,也夠一個孩子一年嚼用了。” “生女孩子也可以開墾一畝荒地,看來皇上也曉得,這好些人生了女兒不要,也有因為家里窮,人多地少的緣故。出了這政策,日后便是那生了女兒不想要的,看在這畝地的份兒上,那也是得養著的,就不會男女失衡了。” “咱們皇上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可不是嗎?” 不少人都明白了皇上的良苦用心。 翌日,這新立的幾條律法,和新頒布的政令,便傳遍了整個京都。 反正說什么的都有,但支持的還是大多數。 京都附近各個縣的縣令,在收到抄送的律法和政令后,便又招了個村鎮的村長到衙門,專門讓師爺細細地給他們宣講了其中的內容。 這些村長們一個個的走出衙門的時候,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生個孩子村民就能開墾一畝荒地種,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喜事。 可是日后村里,若是有村民生了女嬰或者男嬰不想要,丟了溺死了,他們若是不管,知情不報,那就要論罪了。 這些消息傳到了村里,自然是掀起了軒然大波,但這大多數人還是都不會殺自己的孩子的,所以這村子里沸騰了幾日后,又回歸了正常。 一些家里有孕婦的人家,孩子還沒落地,就在村里看合適的荒地了,就等孩子生下來了就開墾。 周家村 “哇啊哇啊……”產房里一個新生兒呱呱墜地。 屋外的人聽見孩子的哭聲,皆面露喜色。 不一會兒,產婆就抱著孩子出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