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人同樣對“湖心亭”三字大為敏感。 呂雉更不介意在此地再多造點什么別的事情出來。 下人們的動作迅速,體現了爾嬤嬤近來訓練的成效。 不必呂雉勸酒,四阿哥自己打開色澤金黃、甜酸適口的桂花釀,喝了一口便道:“好酒,香!” 幾杯黃湯下肚,胤禛便打開了話匣子:“福晉,你知道,為何我前陣子對皇莊上的田地特別感興趣嗎?” 呂雉知道,男人嘛,在這個時候,只要她“嗯嗯”“啊啊”“嗯哼”兩聲,他們便會自己把事情倒了出來。 她雙眼睜得澄亮,一整個天真無邪的模樣,等待小良人投喂故事。 胤禛拿起一旁的白瓷描金鏤空竹節茶杯,又端著一個五彩四季花蓋碗:“比如這個茶杯和碗,都是瓷器,但它們所用的陶土成分卻完全不相同。還有同樣的稻種,在南方和北方地里,播種、收割時間還有產量,也會大相徑庭。大清地大物博,國土遼闊,在最重要的土地里,種下不一樣的因,便會結出不一樣的果子。福晉,有沒有覺得,很有趣?” 呂雉原本戲謔的心態聽了這幾句話后,轉為慎思。 是的,華夏民族對于土地的熱忱是印在骨子里,一代代傳承而下的。 四阿哥在皇莊上埋頭于黃土的舉動,呂雉不曾覺得奇怪,但也不曾特地細心留意。 她以為,只是一代皇子偶到民間的好奇。 四阿哥也許是比尋常貴公子來得更質樸,也更不怕泥土地里的泥濘和骯臟。 再好奇也不過是一時的玩心和童趣。 但,胤禛遠比呂雉想象中來得更為踏實、誠懇和深謀遠慮。 呂雉真實接觸過黃土地,嫁給劉邦之后,更是在不同的戰場輾轉存活了下來。 后來掌管漢室,對國土自然也有不一樣的感情。 呂雉是從黃土地里一步步走上了至尊之位。 而愛新覺羅·胤禛,他自宮里出來,祖上已經在京城經營了數十年,作為皇四代,他有著不同尋常的為民之心,他愿意彎下腰,低下頭,去看一看腳下的這一片土地。 康熙那時候便是老了,眼光卻仍是毒辣的。 闔該皇四子是最后的帝王人選。 呂雉認真點了點頭。 唯一的聽眾如此配合,四阿哥顯得更有談興:“都是瓷器,有些一直都有。而那宋朝汝瓷,距今百年,燒制出來的瓷器,便丟失了制法。數百年間,便是帝王牽頭,也無人能重現,不可謂不奇。我讓戴先生到了汝州去尋那汝瓷的源頭,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找到了汝瓷的傳人。想來,要再現那‘雨過天青云破處’指日可待。” 呂雉對后人所制瓷器不曾有過多感受,但她知道此事不易:“爺有心了。竟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尋得古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