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立女戶的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朱三也沒有急著當朝提出來,而是找到師爺洛秋山,詢問他的參考意見。 師爺洛秋山似乎并不覺意外。 畢竟朱家,或整個朱家村,受朱家村影響的十里八鄉都有那么一個征兆——想要過好生活,那就得把女人的地位提上來。 但凡家中女人賢惠能干,能進廠干活的,家里條件都不會太差了。 反倒是那種留不住女人,還對女人拳打腳踢的,那日子是越過越差。 若是那種男人,你日子過不好,也怨不得人。 “這個……到是可以。”師爺洛秋山一邊思考著,一邊說道,“前進便有這規矩,只不過到了我們這兒,因為某些原因,后來取消掉了。” “其他的地方不敢說,但青遠縣以及大人的老家,都是女人上工干活的基調,若在這兩個地方試行女戶,應該不會遭到太大的反對。” “就算有些守舊的讀書人,那也是少數,勞苦大眾的人數更多,只要讓他們知道立女戶的好處,他們必然答應。” …… 師爺洛秋山的意思,立不立女戶也可以像之前一樣“征詢”老百姓的意見,走入村寨,先普及后調查,再統計他們的意見,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落實下去。 他們自己答應的,總不能自已反對吧? 再加上后面有官府撐腰,想來阻力會小上很多。 即使有人阻止,只要有骨頭硬的人,必然會有人立。 只要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女人工廠是個極好的例子,里面的女人大部份都是走投無路之人,被逼無奈才進了女人工廠。可她們進了女人工廠,就必須呆在女人工廠,因為一旦離開,照樣會被人給‘吃絕戶’了。” “只在留在這里,有女人工廠做靠山,有官府背景,那些人才不敢伸手。” 師爺洛秋山不僅同意立女戶的想法,甚至還提出了不少實施意見。 先從底層著手,從青遠縣以及朱三的老家開始,這些地方都有女人獨立的基礎,不僅反對立女戶的人少,真正落實下去的時候,也更容易形成成功典范。 等這兩個地方有了效果,他們再上奏朝廷,推廣到其他地方,更改朝廷律法。 至于這奏折要怎么想,師爺洛秋山再熟悉不過,那些條條框框,引據論點的事已經算是老手了。 有師爺洛秋山幫忙,朱三的試行奏折很快就寫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