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勤帝對朱順友的成績也沒抱太大希望,他知道朱順友讀書的時間不長,院試、鄉試已經是僥幸,到了會試肯定比不過那些讀書多年的大才子。 果然,他在錄取名單里沒看到朱氏兄弟的名字。 勤帝暗示下面的人采取第二套方案——讓朱順友通過大挑做官,推薦朱順德去國子監讀書。 剛好,他的計劃與朱家人的計劃“不謀而和”,辦得十分順利。 待勤帝在金鑾殿傳驢唱名,欽點狀元、榜眼、探花和眾進士,熱鬧的狀元游街便開始了。 只見狀元郎身穿大紅蟒袍,頭戴鑫花烏紗帽,坐在高頭大馬之上,前呼后擁,旗鼓開路,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城”,好不風光快活。 那一天,朱三、徐玉瑾夫妻帶著朱七、徐老也去了,他們坐在包廂里,湊了一個熱鬧。 徐老還笑著對朱三說道:“你要是考中了,也能這么熱鬧。” 朱三笑著搖了搖頭:“我才讀多少年書啊,哪里比得過他們,還是算了吧,其實做個小官也挺好的,有多大能耐做多大的事。” 徐老沒有再多說,只說朱七國子監的名額已經定了下來,下半年去報道就行了。 “我不放心順德一個人在京中,到時候我會陪他留在這里,就不隨你到地方上任了。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我這里有個人,以前隨地方官做過事,只是性子太急了,得罪了人,便被退了回來……正好你現在上任,我把他推薦給你,你面見若覺得合適,可以留他在身邊做個師爺。有熟人辦事,你也方便些。” 朱三應聲:“既然是爺爺推薦的人,品性方面肯定沒問題,若能得經驗之人輔佐,我到了地方上也能輕松些。” 在離京前,朱三還在吏部尚書秦書明的引見下,見了一個人。 只見那公子一身常服,面容俊秀,雖然沒有擺架子,但依舊讓人忍不住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這位是尹公子,跟朱公子一樣是朝廷的青年俊才,偶然得知朱公子才名,特來會晤。” 秦書明說得輕松,但朱三是誰啊,要是眼前這個年輕人真的沒有一點問題,需要堂堂一個吏部尚書親自引見。 一開始朱三只是懷疑,待三人聊起天,他們的話題一直圍繞著地方時政、朝廷政策,朱三幾乎已經肯定,這個年輕的人身份有問題。 要知道,主導話題的人可是尹公子,不是他,也不是秦尚書。 回來,朱三就跟徐老說了這事。 徐老也是一愣:“他有什么特征?” 朱三回憶了一下。 徐老有些不太確定,他離政治中心太遠,信息敏感度不強,還真不知道有幾家公子與這些特征相匹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