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她所開的那個朱氏蒙學,也不只是為了科舉而已。 “你應(yīng)該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我辦的那個學堂里,除了教小孩子以外,也教大人。” “小孩子是啟蒙,讀書識字,大人可就不一樣了,年輕的姑娘學習做繡活做女紅,年輕的小伙子識字學做賬,還有各種短期培訓班……” “看著,這些培訓班培訓的人都是為我們朱家自己服務(wù)的,但是你發(fā)現(xiàn)沒有,只要這些人來朱氏蒙學培訓過,他們基本上都掌握了一些技能,擁有了一技之長。即使有一天,我們朱家的廠子沒了,他們也可以憑著這些一技之長混得一口飯吃。”葉瑜然望著甘逸仙的眼睛,繼續(xù)說道,“你可以再繼續(xù)擴展一下,假如有一天來我們朱氏蒙學學培訓的人,不只是來我們朱家的廠子工作,還可以去別的地方,那么……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朱大娘的意思是……”甘逸仙瞪大了眼睛。 所以,在當初朱大娘答應(yīng)他要將朱家的種田技巧推廣至天下時,其實她就已經(jīng)在做準備了?! 那個朱氏蒙學,居然有這么大的作用? 甘逸仙二話不說站了起來,向葉瑜然深深一禮:“朱大娘,我替天下人謝謝你!” “謝我做什么?我所做的這一切,對我來說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古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葉瑜然說道,“又沒有一根蘿卜在前面吊著,就是在勤奮的驢,它也不會想干活。而我所做的,不過是將我個人的利益和天下人的利益放在了一起,找到了一個共同點罷了。” 甘逸仙一想就懂了,他笑著說道:“那是朱大娘大義,不是所有人都會像朱大娘一樣,會把自己的利益跟天下人放在一起。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顧及會不會損害到他人的利益,只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他人都與他無關(guān)。” “可是最愛的人,到最后都沒有好下場。天理昭昭,報應(yīng)不爽,老天爺不是不開眼,只不過是時機未至,一時得意罷了。”葉瑜然說道,“而我呢,只不過把我的利益放在更加長遠一些,想要求一個‘善始善終’。” 她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無私奉獻的人,不會為了幫助別人犧牲自己的利益。 但在她自給自足,能力之余的情況下,她也愿意伸出一些“援助之手”,幫到一些人。她不需要別人感激她,只求一個“問心無愧”。 葉瑜然越是這樣說,甘逸仙越是佩服不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外乎如此。” 他以前也覺得,所謂“圣人”,就是不惜犧牲一切代價,即使是自己,也要去幫助別人。可遇到朱大娘以后,他第一次意識到,所謂“功德”其實從來沒有要求圣人通過犧牲自己的方式去幫忙別人,它要的不過是“力所能及”四個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