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時間,朱家的院子不僅沒有因為小孩子們不在了而冷清下來,反而越來越熱鬧了。 原以為可以休息一會兒的柳氏、劉氏、李氏三人,不得不忙活著給大家搬椅子、倒茶水,伺候著一幫“長輩”。 第一年遇到這種事情,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她們只能慶幸家里是做吃食的,東西多,要不然猛然來這么一大群人,還真沒法招待。 麻煩歸麻煩,但她們心里多少也有些高興,因為這意味著,她們家在村里的地位越來越高了。 男人聊男人的,女人聊女人的,也就葉瑜然是一個例外,她不插嘴別人家里的家里長短,只在那里跟里正、族長聊明天的耕種計劃,從水田種植到紅薯,再到一些別的安排。 里正、族長巴不得聊這個,他們從今年水渠的重整工作,說到明年可以方便多少畝水田,再到擴大的紅薯地,尤其關心葉瑜然這邊到底能夠消化掉多少紅薯。 畢竟明年肯定不只他們一個村子種,十里八鄉的村子都在打聽,他們也需要跟各村的里正、族長協商。 那些偷偷種的,他們不管,但既然已經是報了名,簽好契約的,肯定是要幫他們解決的,否則一次不成,下回再想讓人家聽你的就不好辦了。 也有老人叮囑葉瑜然,雖然她好心帶大家致富,但也要注意分寸,別好心辦壞了事,到時候大家怪的還是她。 又拿了自己的人生閱歷來講,好心不一定都能夠得到好報,只有把事情辦好了,得到一個圓滿的解決,人家才會滿意。當然了,也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一個村都那么多人,各有各的想法,更不要說十里八鄉的,那得多少人啊。 “人心這東西,不好講哦。你給了一,人家就會想要二,還是要注意分寸,能給就給,不能給就要提前講清楚,免得造成誤會,大家老是問你要,但你又給不了,那就麻煩了。” “朱大娘,你也不要怕不好拒絕,實在不行,你推到里正、族長頭上,讓他們幫你拒絕。” “這一個村子,一個宗族,還是要齊心協力,有事一起做,有事一起扛,才比較安穩。獨木難成舟,一個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給做完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