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李氏各家跑動的時候,也沒忘記補一句:“我娘說的,千萬要記住了。” “記住了,記住了。”女人們應著,一家老小幫忙篩了一遍。 第一遍自然不可能是用手一粒一粒撿,而是用簸箕抖,多抖幾下,那種空殼子輕飄飄的,要么自己落到了地上,要么浮到了表面上,再抓了一把挑出來,也就容易得多了。 這東西,也不用挑得多干凈,不過是避免空殼太多,到時候發出來的稻種不夠用罷了。 春分時節,大地回春,萬物發芽。 這些溫暖潮濕的稻種,也悄無聲息地發出了芽來。 那速度,有些驚人,明明昨天晚上還不見芽兒的影兒,結果第二天大中午拿出來一看,竟然冒芽了?! “大丫,趕緊去朱家請人,看看我們家的稻種是不是發好了,你看,這芽都長出來了。” 有人一看到芽,立馬有些等不及,催著家里的孩子請人。 “娘,這芽太短了。隔壁那家,就是隔了一天才請的。” “哎呀,讓你請人就請你,你怎么那么多廢話?” 孩子一臉怨念,只能無奈地出了院門,去朱家請人。 稻種分芽也就幾天的功夫,但這芽不能太長了,也不能太短了。 最好是長出了兩個小芽,其中一條帶了些微的小毛,這樣下地最好。 此時,天氣正好,溫暖如春,溫床也收拾得十分松軟。 大家都沒有經驗,當聽到朱家要開始灑稻種,二話不說,一村的人都涌了過來,看人家到底是怎么做的。 到了這種時候,依舊有人問苗床的事。 “朱大,你這苗床怎么還比水高一點?不是說,要保溫嗎?” “保溫是要保溫,但也不能泡在水里吧?你看啥種子,要泡在水里才能長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