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話可不能這么說,族長可說了,紅薯雖然也能填飽肚子,但還是沒大米飯經餓。你吃一碗飯,跟吃一碗紅薯是兩回事,不一樣……”有人抱怨,就有人解釋著,“吃紅薯是萬不得已,有條件還是吃大米飯舒服。” “我賣了紅薯,不一樣可以買米?”那人低下了頭,聲音也小了一些,神秘地說道,“難道你們沒聽說,朱家去年就是靠賣紅薯,賺了不少錢。你們想啊,他們家今年可打算把大寶、二寶也送到學堂去,這要不賺錢,哪送得起?” “他們家大寶、二寶,不一直在學堂嗎?” “不一樣,上次是給老七當書童,這回才是真正的讀書。” …… 當外界在猜測的時候,有關朱七要不要去州學讀書,朱家人也開始商討了起來。 朱大、朱二覺得,既然是官學,那州學肯定是個好地方。 別人想求都求不到這個機會,老七有了,干嘛不去呢?不去太浪費了,不去白不去。 而且,他們并不覺得朱七讀不了書,要讀不了,朱七會給家里考一個秀才回來? 朱四、朱五:“……” 他倆有些不同意,外人不了解朱七的情況,作為自家人,他們還能不清楚? 朱七這次會考上秀才,完全是個“意外”,否則就憑朱七只會死記硬背的腦子,能考上才怪了。 兩方僵持不下,連女人們都加入了討論,各抒己見。 其中,柳氏大概也非常擔憂,因為如果朱七去了州學,那必然是要離開安九鎮的,到時候不就只留下了大寶、二寶嗎? 那么小的兩個孩子,她肯定不放心他們單獨去鎮上讀書。 一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她難得地開了口,悶悶地說道:“岑先生不是挺好的嗎?他要不好,老七也考不上秀才了。” “是啊,娘,我覺得這事太不地道了。”朱大接了過去,這是昨天晚上,兩口子商量過的,“岑先生把老七教成了秀才,結果我們翻臉不認人,就把老七送到州學上去了,那岑先生要知道了,豈不會怪我們?我們家大寶、二寶今年還要去他那里念書呢。” 把人得罪了,再把大寶、二寶送過去,他兩兒子就得吃苦頭了。 別看朱大平時不怎么愛說話,但若真的事關他兒子,他還是挺操心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