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李琴娘覺得自家姑娘不夠好,而是現實擺在這里。 這年頭說親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四個字,一個是鎮上的,一個是鄉下的,她再也怎么樂意,人家鎮上的不樂意,她也沒有辦法。 若不是瞧著人家小伙子,似乎對她姑娘也挺有意思,要不然…… 葉瑜然沒有多說,只讓李琴娘回去跟李琴聊聊天,做一個思想準備。 不管什么事情,我們都要做一個最壞的打算,這樣才有退路。 “哎,那我回去跟她說。”聽到葉瑜然都這么說了,李琴娘也越來越不抱希望了。 今年果然跟往年不太一樣了,來朱家拜年的人明顯增多了很多。 來來往往,顯得格外熱鬧。 朱二妹還帶著錢小新一家,往這邊跑了一趟。 如果是往年,她要么是一個人來,要么往朱老三、朱老四家跑了一趟,也就結束了。 今年不同,她還特地往葉瑜然這里跑了一趟,連準備的年禮也沒有少。 當然了,她是帶著孫子來的,除了朱家的回禮,她順便還收了紅包什么的,這一趟不虧反掙。 葉瑜然:“……” 這占別人便宜的性格,什么時候能改? 還沒有到十五,朱七便踏上了去鎮上“補習”的道路。 這一次,因為是考前輔導班,所以大寶、二寶沒有跟去,準備等二月科舉完,岑氏書塾開學了,再去書塾。 他倆不去,可是朱三就得去了,一個他需要照顧朱七,另一個朱七參加縣考時,確實也需要有人忙前忙后地跑腿。 這個時候,經常跟在朱七身邊的朱三顯然是最合適的。 正好,葉瑜然也想跟岑先生說一下大寶、二寶二月入學的事情,順便還要去一趟聞人山家,便一道去了。 “岑先生,學生朱順德給你拜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