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兩個兒媳婦搶著幫忙,這一簍子螺絲倒是捶得挺快的,就是有一股腥味。 葉瑜然讓李氏將她特地交待柳氏留下來的豬草拿了過來,和著這些螺絲拌好,倒到了平日里喂雞的地方。 “咯咯咯咯咯……” “咯咯咯咯……” 林氏、李氏招呼著它們,沒有一會兒這群瘦巴巴的雞便回來了。 就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平時吃食不怎么積極的雞頓時活躍了起來,吃得那叫一個積極。 李氏驚喜地叫道:“娘,吃了,吃了,它們吃了?!? “當然吃了,再少也是肉?!比~瑜然說道。 “啊,雞也要吃肉???”李氏一臉懵逼。 顯然,旁邊的林氏也是一副驚訝的樣子。 “雞吃的蟲子、螞蚱不是肉???”葉瑜然說道。 “還真是?!崩钍弦桓被腥淮笪虻臉幼樱澳沁@么說,我們家雞這么瘦,就是因為我們只喂豬草,沒有喂它們肉,所以它們才這樣瘦的嘍?” 沒辦法,家里的大寶、二寶太小,他們就算捉螞蚱,也捉不了幾只。 所以大部分人家喂的雞都不多,就那么兩三只,還能有點肉,但要喂得多了,那就難講了。 哪家都喂得有雞,但不好放出去,因為屋前屋后就是菜園子,放出去菜園子就得遭殃。 因為這事吵起來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哪家把雞放出去,就得當心了,不僅要當心你得賠人家的菜園子,還有可能你們家會丟雞。 沒有人愿意賠人家菜園子,所以在后院圈養那么兩三只,也是夠的。 但原主不同,原主一門心思想要多賺點錢,好托人送朱八妹去好一點的高門大院,就多養了幾只。 只是她似乎忘記了,雞不是你喂就會吃的,尤其是那么多只關在那么小的一個地方…… 古代人比較單純,也不會多想,找不出原因,就覺得是這雞不好,這批不行,下次換一批行的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