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聞大夫盯著大丫鬟翠糊,被氣得胡子差點翹起。 要不是為了他的寶貝孫子,他早就…… 相較而言,徐大夫就沒有那么古板了。他醫術還可以,但年紀大了,總要想一條退路。 正好春之園這邊愿意花“重金”請他,還承諾了給他養老,徐大夫想了想,便應了下來。 他無兒無女,收的徒弟也被對家給挖走了,若是春之園真的能給他養老,這里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周大夫也是,他曾在太醫院任職,但因為后宮宮妃之爭被連累免職,賦閑在家。 當葉瑜然跟瑤月公主要人的時候,那邊想到他,便把他給推舉了過來。 周大夫不過四十歲出頭,還算年輕,還想要做出一定的成績。 這邊承諾他過來做先生的話,會安排撰稿人輔助他出醫書。 于是,周大夫來了。 “周大夫,這位是印元白印先生,是我們朱氏書塾分院文人學院優秀的撰稿學生之一,初通醫學,絕對符合你的要求。” 周大夫盯著印元白看了一會兒,考了他幾個醫學上的基礎知識。 印元白毫不膽怯,一一回答。 周大夫滿意地點了頭,留下了人。 于是,印元白做了周大夫的醫書助理。 也這個時候周大夫才知道,朱家在朱氏書塾下面居然還有一個文人學院,專門培養撰稿人。 有給別人打下手寫稿子的,也有自己原創稿件的,特別搶手。 沒辦法,朱家下面還有各個農莊和巧工坊,還有農學研究院。 做研究的人不一定要會寫稿子,他們可以識字,寫記錄,但要讓他們正兒八經編文章就麻煩了。 若是碰到大字不識一個的,更要命。 因此,有了一個“文人學院”,專收那些科舉不第,又喜歡看書做文章的人。 有這么一個崗位,誰在乎是寫農學類的文章,還是醫學類的,直接走起。 若是像印元白這樣偏愛醫學,那就更是好上加好,如魚得水了。 周大夫編的書叫《周大夫手札》,又有一本專門做各種案情記錄的《周大夫醫案記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