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五啊,你這年紀(jì),也就跟我家老大差不多大,可你看看你,這么能干,可比我家的那個強(qiáng)多了……” 別人這樣說,朱五心里也是這樣認(rèn)為的,可嘴里卻不會認(rèn)。 開玩笑,他是來捧別人的,哪能讓別人捧他? 朱五打哈哈:“呵呵呵……哪有?我覺得老哥家的那個,才是真的能干。你是未來的里正,那你兒子未來不也是里正?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天生會打洞。我也頂多繼承我爹的老本行種地,哪能跟老哥的兒子比?老哥,你這不是消遣我嗎?” “我哪是消遣你啊,我說的都是真的。”說著說著,左主事、右主事就將話題轉(zhuǎn)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說這幾場雨下來,地里的紅薯立馬來了精神,一看就知道是種活了。 雖然早知道,但多少覺得有些驚訝。 “你說,這紅薯怎么那么好活?幾根藤藤就活了,我還一直以為,得有土有種才行。” 朱五聽了,笑道:“肯定得有種啊,沒種紅薯苗哪來的?” 先有紅薯,用紅薯種出藤了,才能再用藤扦插。只能說紅薯比較好養(yǎng)活,扦插也能活,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這東西再好活,該注意的還是得注意,你沒有用對方法,它也活不了啊。” 朱五沒忘記吹噓他娘的種植方法,要不是他娘先摸索出了“育苗法”以及扦插的方法,哪里會像現(xiàn)在這么容易? 所以說,這種事情都是吃水不忘挖水人,功勞全在前人身上。 “你說得對,要不是你娘,就算我們知道紅薯能吃,會不會種還是一個問題。”左主事、右主事笑了起來,說道,“要按我們以前的種法,第一反應(yīng)肯定是留紅薯種,種紅薯種。” “可不是嘛,我們家也是摸索出來的,”朱五將頭話接了過來,說道,“我們原來也以為,這東西得用紅薯當(dāng)種,才能夠種得出來。結(jié)果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它好像扦插也能活,然后我娘不是在大戶人家呆過吧,她想著大戶人家以前扦插過花苗,就指揮著我們兄弟幾個試試。” 他撓了撓頭,一副傻傻的樣子,“我娘啥人啊,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管它能不能成,只要是我娘發(fā)話,我跟我哥幾個,敢不聽我娘的?” “哈哈哈哈……”左主事哈哈大笑,說道,“幸運(yùn)你們聽了你們娘的,弄出了這種新種法,要不然這種好事情也沒有那么快輪到我們了。” “可不是嘛,我就是這樣想的,我覺得吧,雖然我娘兇是兇了點,但其實我娘說話還是挺有道理的。俗話說得好,家人一老,如有一寶。我娘就是我們家的寶。” 越說,三個人說得越發(fā)開心。 到了后面,等雨停了,還約著到育苗地里去看看。 育苗圃里種的是紅薯種,沒有那么快長出來;但育苗地里種的是紅薯藤,活沒活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