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家養了一頭豬,跟他大伯母討的方子,這豬長得可好了。”朱三嬸說道,“到過年的時候,怕是有百來斤。” “只是這養豬的活有些辛苦,我們倆也老了,”朱四嬸接著說道,“三壯跟我家四虎都差不多大,家里就他們倆男娃,成了親要不要分家過,到時候看孩子的意思,他們自己安排,但我跟我二嫂肯定是一塊兒過。” “對,我們倆約好了,老了也一塊兒過。”朱三嬸牽著朱四嬸的手,說道,“年輕的時候大半輩子都過去了,什么苦都一塊兒吃,這老了老了,也不想分開了,就這樣過吧。” 順便也把自己家的情況,介紹了一遍,以及她倆準備一塊兒養老的事情,也給說了。 會有這個打算,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朱三嬸、朱四嬸不像葉瑜然,一生生了好幾個兒子。朱三嬸還好,生了三胎,還有兩個閨女;朱四嬸卻只生了兩胎,剛好一兒一女,一樣一個,要不然就成了朱家的罪人了。 她倆都各只有一個兒子,單木成難舟,所以她倆就商量了:把兩個一塊兒養,當親兄弟。 這樣,以后她倆老了,他兄弟兩個也有照應——那個時候,不是跟原主鬧翻了嘛。 兩小子在一塊兒了,他們老兩口怎么辦? 反正朱老三、朱老四感情也好,兄弟活了一輩子,那就干脆繼續一塊兒好了。到時候就算要分家,也把兒子、兒媳婦給分出去,他們四個老家伙一起,也互相有個照應,少給兒女一些負擔。 誰要走在了后面,也只能麻煩孩子了。 她們雖然沒有葉瑜然那樣的本事,但不失為一對好母親,已經在盡力為自己的兒女考慮了。 她們沒有金山銀山留給他們,也就少給他們添一些麻煩。 朱家的態度在這里擺著,說實話,劉二嬸還是多少有些感觸的。她道:“那敢情好了,你們妯娌兩個感情好,一塊兒有個照應,也挺好的。” 然后說她家劉雁是家里大姑娘,作為老大,自然要照顧家里的小的,所以她這脾氣、品性啊,完全沒有問題,能夠包容,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點到即止,沒有再多說,比如說什么嫁到你們家后…… 這才相看呢,事情還沒定,可不能繼續往下說了,再說就上趕著要嫁姑娘,掉份了。 所以,對于葉瑜然來說,她這是穿越來之后,第一次看到這個時代的人如何“談婚論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