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老頭一開始也不明白,為什么打短工會賺不到錢了,畢竟主家發(fā)的錢肯定比他們種地賣糧食賺得多。 但等到他自己真正去了才知道,一切都是他想當(dāng)然了。 首先,主人會發(fā)多少錢,主家說了算。 其次,短工這種事情不是次次都有,得看運氣。 再次,也不是所有主人都會包吃包住,遇到那種不包吃包住的,你還得自己花錢找住的地方,弄吃的。 一年也就那么兩三個月有短工可以打,像他們這種不會手藝活的,能夠選擇的也不多,不是下死力氣當(dāng)“苦工”,搬運搬運東西,就是春耕秋種的幫主人干地里的活。 “我剛剛不是說了嗎,讓大寶、二寶認(rèn)字,到時候讓他們?nèi)ユ?zhèn)上當(dāng)學(xué)徒也是一條出路。”葉瑜然說道。 朱老頭搖頭:“恐怕不行,學(xué)徒?jīng)]你想的那么容易,一個任打任罵都是師傅的,送進去了死活都不歸我們管;再一個,若真想要拜一個好一點的師傅,都得有點關(guān)系。我們家在鎮(zhèn)上沒有親戚,這條路走不通。那些有手藝活的師傅眼睛都長在頭頂上,要傳也只會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侄子,輪不到外人。” “沒有做過,你怎么知道不行?”葉瑜然問道,“我問你,飯店招跑堂的,一個識字的跟一個不識字的,人家掌柜會招哪一個?” “識字的。” “那不就行了?”葉瑜然做出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我就不信了,我把幾個孫子全部教了出來,就沒有一個抓到機會了。反正他們現(xiàn)在年紀(jì)小,沒別的事情做,給他們一點事情做也好。等他們大了,能抓住機會的就抓住機會的,實在不行,再回來跟你種地,也不算晚。” 聽到她這么一說,朱老頭似乎能夠接受了一些:“你也不早點說清楚,嚇?biāo)牢伊耍疫€以為你真準(zhǔn)備送他們上書塾。上書塾得多少錢啊了,一年的束修都能買幾畝地了……” 葉瑜然嘴抽,沒聽他念叨下去。 反正聽他的意思,就是讀幾年書塾的錢,都能夠給家里攢十幾畝地,讓幾個兒子都有地種了。 可是他有沒有想過,若是其中一個孫子考中了秀才、舉子干什么的,家里不僅能夠免徭役,若再進一步,那就是進士,能夠當(dāng)官了。 除開這些,有了功名再出去做事,也是一個名頭,外面的人也不敢隨便欺負(fù)他和他的幾個兄弟,可以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雖然葉瑜然不太清楚這個時代的進程,但歷史大體都是相似的,只要有科舉,那么里面的套路都是一樣的。 她上輩子上了那么多歷史課,哪朝哪代不是當(dāng)皇帝當(dāng)官的說了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