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惜,這些都不是曾大娘需要考慮的。 人家賺不賺錢不關她的事,她現在關心的是,她那門獨門手藝也能編成教科書賺錢嗎? 專利什么的,曾大娘還不敢想,她就想收教科書的版權費。 領了一個丫鬟,曾大娘就回去編書去了。 《曾大娘獨門接生手藝》 《曹婆子獨門接生手藝》 《葉家獨門接生手藝》 …… 教科書的編撰不是一時能完成的,她們這邊還沒編好,女學生便陸續入園了。 其中有從新慈幼局那邊挑出來的學生,也有附近農家的孩子,更有從市場上買來的丫鬟。 “多準備些人,到時候還要選人,合適的留下來,不合適的再重新安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干穩婆這一行。” “那行,我們多挑些心細、穩重、有同情心的,最好不要有太多拖累,免得人培養了出來,到時候還是別人的人,用都用不了。”要不是有別的考慮,朱八妹都不太想用附近的農家姑娘。 相較于繡娘,穩婆比較受歧視。她怕這些學生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了,人家家里又不同意了,白白浪費時間。 葉瑜然說道:“怕什么,他們簽了契約。學了這個,即使不想干,也得補償我們,要么有錢補償,要么用勞力抵。不管是什么,我們都不虧。” 有人退出很正常,任何一個新興行業的出現,都會遭受挫折。 葉瑜然想要的是有人愿意去做,想要有人愿意去做,除了許之以利,就是“名”。 暫時她還許不了“名”,那就抓住“利”這一塊。他們敢沖著學費免費就把姑娘送進來,那就要承擔后面后悔的“懲罰”。 若是不愿意接受“懲罰”,那就老實地先給她干幾年活。 她就不信了,姑娘們做了幾年穩婆,嘗到了自己賺錢受人尊敬的滋味,還能回去被家里的老娘操控? 只要見識過外面的風景,她們就不可能再回到過去。 “我就是擔心娘到時候白弄。” “不會,我又不只收這一批,今年弄,明年弄,就跟辦學堂似的,一年跟著一年……到時候肯定會培養出優秀的女大夫和穩婆。” 女大夫涉及一定的醫療知識,可能轉為其他醫療項目,可穩婆不同,穩婆僅指接生大夫。 葉瑜然的想法就是,借著這個“婦產科隊伍”,讓更多的女性走入大夫這個行業,從而占領一片天地。 大夫這邊還沒有挖到適合的人選,退伍老兵的名單已經到了葉瑜然手里。 拿著名單和相關許可證,葉瑜然終于可以去見當地的退伍老兵了。 朱八妹、容七、甘逸仙同行。 第一站,塞東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