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給豬開膛破肚之后,那些內(nèi)臟找桶裝好,葉瑜然讓幾個兒子提到后院,讓等在那里的林氏幾個清洗。 李屠夫幫忙將豬切成一塊一塊的,放到了籮筐里:“這樣大小也差不多了,到時候腌好了吹一吹,吹成肉干,這么多豬肉節(jié)省著吃,差不多能吃到明年秋收了。你們家,真不打算賣一點?” “不賣了,老婆子說了,反正現(xiàn)在家里新衣服都買了,今年也不添什么年貨了,這豬肉留著自己吃,以后買豬肉的錢都省了。”朱老頭笑得嘴巴都裂到耳朵邊去了。 往年殺豬,哪次不是只留了一點過年,大部分都賣掉了? 沒辦法,雖說年年養(yǎng),但豬都不肥,年頭到年尾,還要靠這頭豬給家里添置年貨,除開要換成錢的,剩下的還能剩多少? “那是,自己家養(yǎng)的豬,肯定比在外面賣便宜。”李屠夫笑著說道,“明年殺豬也請我啊,我保證給你們殺得漂漂亮亮的,一點血都不浪費。” 能夠多殺幾頭肥一點的豬,李屠夫自己也高興,因為這也是一種沾喜的事情。 等人家知道他容易殺出肥豬出來,別人也愿意請他——這是一種迷信,好像只要他來殺了,家里的豬就能夠肥一點似的。 “你豬殺得漂亮,當(dāng)然得找你。你放心,明年也找你。”朱老頭將準(zhǔn)備好的紅封遞給了他。 這種紅封,除了是一個辛苦錢,用“紅紙”包上,也是為了驅(qū)邪。 作為殺豬客,殺氣重,將銅板包在紅紙里面,能夠壓一壓,于主家或者殺豬客都好。 李屠夫一捏,就知道朱家人厚道,比平時多包了兩枚,他心里也高興。 別看給人家殺豬能夠賺幾文錢,但哪家不是一年到頭才有一回,他要賺也就賺那么一陣子,也沒啥好賺的。 所以說,表面上看起來他們這種屠夫好像很賺錢似的,其實沒那么容易。 李屠夫也跟朱老頭打聽了一下,他家是咋喂豬的,怎么比別人家的肥了一圈。或許李屠夫自己不養(yǎng)豬,但他在殺豬的時候跟主家聊聊,人家主家也高興不是。 朱老頭沒想那么多,開開心心地說道:“哪有什么訣竅,就是勤洗豬圈,再喂得勤快一點。我家那老婆子講究,豬圈每隔幾天就掃一次,連喂的豬食都是煮熟過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