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天華急診外科一貫的模式。 謝長天、童政等幾個治療組長先進行評點,等副主任、主任說完之后,謝長天將話筒放在趙原的面前,暗示他來說幾句。 趙原沒有推辭,拿出筆記本,將記錄的細節(jié)逐一交代。 其中他重點講到“滑車”的處理。 手指滑車關節(jié)又名屈戌關節(jié),一骨關節(jié)頭呈滑車狀,另一骨有相應的關節(jié)窩,通常只能繞冠狀軸作屈伸運動。 “王醫(yī)生的基本功很扎實,所有的操作都很專業(yè),唯一略有不足的是,在滑車的處理上有些保守。” 王濃知道趙原的水平,盡管他年紀不大,但是急外乃至天華最好的手部外科醫(yī)生。 培訓資料和手術方案都是以趙原提供的思路作為基礎。 說句毫不夸張,趙原是急外手部手術的發(fā)起者。 王濃的性格比較孤傲,若是換做其他資歷淺的人對自己評頭論足,早就甩臉子了。 他此刻卻是異常的虛心。 “還請趙醫(yī)生指正。” 趙原點頭,將本子遞給王濃,“這個患者要進行滑車切開術,可以有效減少站連發(fā)生。當然,雖然沒做滑車切開,手術還是很完整的。” 王濃聽到此處,眼睛泛出豁然開朗之色。 a2滑車附著在指骨之上,是控制手運動的關鍵部位。 由于發(fā)生粘連的幾率是其它部位的數(shù)倍,所以它常常成為手功能修復的敗筆,是困擾世界手外科專家的最大難題。 各國手外科權威試圖用各種新方法破解難題,可是數(shù)十載未見成效,所有的教科書和手外科權威都認為不能切開滑車,認為切開會破環(huán)結構影響肌腱功能。 而,滑車切開術提出的“切開三分之二的滑車”,顛覆了慣性思維。 這一術式不僅對肌腱活動度沒有任何影響,而且為修復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可以有效減少了粘連發(fā)生。 說得簡單一點。 趙原提出的細節(jié)建議,可以更好地改善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 隨后趙原又將其他一些觀點拿出來跟所有人分享。 比如在切開的時候,選擇角度的問題,王濃選擇的角度略調(diào)整五度將會更利于分離。 其次是縫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