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醫(yī)生有自己的驕傲,尤其是到了一定級別。 他們的驕傲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伴隨著一次次成功將病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逐漸積累而成的精神財富。 面對難度極高的手術,這個財富尤為可貴。 無論是姚強還是張志遠,在各自的領域都做出了一番成就。 天華任何一個主任,不是等閑之輩能擁有的。 在醫(yī)院體系,行政崗位或許靠著關系和人脈能夠坐穩(wěn)。 但業(yè)務崗位必須要有真才實學,否則,你沒法得到別人的認可。 天華有一些醫(yī)生熬到退休,仍是主治。沒辦法,實力不濟,這個門檻就是邁不過去。 姚強從住院醫(yī)師一步步成為骨一科主任,其中的過程坎坷,他曾受盡冷眼,在壓力中取得進步,成為現(xiàn)在粵省的骨科領域知名專家。 他在關節(jié)鏡手術領域的造詣頗深,與張志遠既是朋友,也是競爭關系。 不出意外,未來骨科中心大主任將在這兩個人當中選拔出來。 張志遠的性格比較直來直去,而姚強的心思比較細膩,很多事情都藏在心里。 翌日。 姚強接到行政處的電話。 需要他前往會議室一趟。 會議室已經坐了不少人。 常洪波與陳晉兩位副院長坐在正中。 旁邊坐著譚嗣衡和骨科主任曹光耀。 此外還有巴德克與兩個外國醫(yī)生。 姚強看了一下席卡,自己被安排在比較邊緣的位置,旁邊坐著趙原。 趙原朝姚強點頭,主動打招呼,“姚主任,您好。” 盡管和姚強發(fā)生過一段不愉快的事情,但趙原并非那種心胸狹隘的性格。 當時情況緊急,在處理患者的方案上產生分歧。 姚強雖對自己表現(xiàn)得不信任,但沒有干擾自己的治療。 患者已經被治好,事情已經翻篇,沒必要再盯著不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