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坐在賀曉夫身邊的中年男子名叫周誠。 周誠是虎康醫療器械的副總,也是南部區域的總負責人。 此刻,他的面色極為不好。 今天的主賓是在賀曉夫,周誠看在賀曉夫的面子上,才會參加今晚的飯局。 賀曉夫是神經外科的知名專家,盡管在南協并不是大主任,但他的團隊是南協排名第一的團隊,每年的手術量和經濟指標排名靠前。 像賀曉夫這種級別的專家,跳槽到任何一家醫院,起碼是科室大主任的待遇。 虎康醫療是全國排名靠前的器械商,像他們這種器械商少不了賀曉夫這類專家在背后支持。 前不久,有一個經典的公關案例。在魯省某地級市,當幾家醫院均被一家大器械商壟斷,虎康醫療多次公關都沒能打入其內部。 恰好,賀曉夫接到其中一家三甲醫院主動聯系的飛刀手術。 賀曉夫與醫院要求必須要用虎康醫療的器材。 結果醫院當即用了虎康的器材,后期還追加訂單。 為此,虎康醫療給賀曉夫塞了一個大紅包。 當醫生到達一個級別之后,經濟方面的壓力就會很小了。 醫療市場的蛋糕很大,稍微分一塊就足以讓人吃得很飽。 賀曉夫是聰明人,盡管明面上很少與器械商走動,但私下里他與多家器械商保持良好的聯系。 有時候醫生與某些器械商從未聯系,但因為手術中用了某家器械商的產品,后期器械商也會想方設法地給醫生塞紅包作為回報。 如今國內器械商那么多,尤其是導管、微導絲一類消耗器材,質量都差不多,用誰的都是用。 作為醫生想要混得開,也得隨波逐流。 很多大型醫學活動,背后都有器械商的影子。 有時候你沒法出面的事情,器械商會幫你辦妥。 總而言之,醫療行業是一潭深水,想要能如魚得水,必須要審時度勢,懂得進退。 以單振宇為例,盡管他的水平很高,但到了退休,依然只是天華醫院的科室主任。 若是單振宇情商高一點,多積攢點資源,在國內神經外的地位起碼還得升一級,甚至有機會沖擊院士。 邵坤被天華神外清退之后,被虎康醫療作為人才招納。 剛進入公司,邵坤就提拔成為經理級別,現在管理一個二十人的銷售團隊,專門負責與天華醫院對接。 賀曉夫最近跟天華那邊走動頻繁,單振宇最多一兩年就要退休,現在天華急缺一個大主任,賀曉夫極有可能成為單振宇的繼任者。 周誠便將邵坤和賀曉夫安排在一起,見面吃飯。 等賀曉夫正式進入天華之后,邵坤的工作也就更加好做了。 只是周誠沒想到,事發突然,竟惹來一場鬧劇。 「那個打人的青年是誰?」周誠冷聲問道。 「他就是趙原。」邵坤揉著腹部,咬牙切齒地說道。 周誠深呼吸,與賀曉夫賠笑臉,「賀主任,不好意思,好好一頓飯弄成這樣,讓你見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