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所有科室當中,兒科堪稱地獄級別的科室。 別看每天都跟小孩打交道,但對醫生而言,頗為棘手。 一名醫生若是能夠在兒科做得風生水起,前途不亞于外科大拿。 兒科牽扯的學問太多了。 首先,小孩有個頭疼腦熱,都會朝醫院跑,病人基數龐大,即使在天華醫院,也存在兒科醫生不足的情況。 其次,孩童因為年齡緣故,無法表達自己的病痛,哪個地方不舒服也說不出來,體內的器官發育不夠健全,有許多禁忌之處,檢查用藥都得小心謹慎。倘若你數學不過關,千萬不能去兒科,一個劑量換算就逼得你整天掉頭發。 另外,如果說急診外科就像是一個喧鬧的集市,那么兒科就像是十幾個集市湊在一塊。 急診外科的病區至少是安靜的,但兒科每時每刻都會面臨“哇哇哇”的高分貝噪音。 還有,兒科也是最容易產生醫鬧的科室。成年人不會因為自己有個頭疼腦熱,失去理智,胡攪蠻纏,但成年人會因為舐犢情深,見不得子女有任何委屈。孩子生病,家長的神經特別脆弱,有時候因為醫護人員的一個眼神,往往會引發一場戰爭。 當然,兒科不受待見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兒科醫生沒錢。 有個笑話,兩名工作了三年的住院醫,在食堂吃飯時聊天。 “兄弟,你是哪個科室的?” “急診,你呢?” “兒科。” 隨后,兩個人抱頭痛哭。 這便是當下醫院的鄙視鏈,兒科和急診都處于邊緣地帶,主動當兒科醫生的沒幾個,大部分都是走投無路,硬著頭皮、含著淚花接受這個崗位。 兒科分為新生兒科,小兒內科,小兒外科等部門,秦楊負責小兒內科。 她與同事相處,雷厲風行,面對小病人宛如慈眉善目的女菩薩。 秦楊搬了個椅子,坐在趙原的身后,見趙原有條不紊地給病人檢查,下醫囑,不時地會點點頭。 秦楊知道趙原的水平,沒有將他當成普通的住院醫看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