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志遠準備開足條件,說服趙原轉到手外科。 趙原咳嗽了一聲,“報告兩位領導,我還有一個重要病人急需護理,得趕緊前往處理一下,先告辭了!” “嗯,你回去吧!”常洪波點頭允許。 趙原趕緊溜之大吉。 望著滿臉遺憾的張志遠,常洪波耐心解釋,“趙原的能力可不止于手部,他在胸外、神經外科等領域上相當有水平。你總不能讓他劈成幾瓣吧?” …… 發生這么大的事故,媒體記者聞風而動,紛紛涌入天華醫院,進行實地采訪和直播。 聽聞病危的逆行者在搶救后終于清醒,恢復了意識,省電視臺的首席記者張達與醫院和武警溝通后,專門對逆行英雄岑金進行采訪。 張達讓攝像師選擇好角度,拿著話筒坐在病床邊,輕聲詢問,“岑隊長,當時火勢兇猛,明知有去無回,你為何還義無反顧選擇沖入火海?” 岑金不假思索道:“那是我的職責所在。” “請問你當時有沒有顧慮?”張達追問。 岑金認真地點頭,“我也曾想過自己會死。但,如果我當時退縮,或將無法面對自己的一身軍裝。” 岑金的回答真誠、質樸。 張達又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決定結束此次訪問,讓岑金好好休息。 “岑隊長,現在全國人民都是在關注你的健康。還請你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爭取早日康復。” 岑金嘴角浮出露出笑容,“感謝您的關心。我希望借助電視臺的鏡頭,對一個人表示感謝。他是天華醫院的醫生趙原。原本我以為會留下終生殘疾,但經過趙醫生的及時治療,我以后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在我的心中,他是恩人和英雄,不僅拯救了我的生命,還讓我以后能有尊嚴的活下去。” 岑金跟醫護人員詳細了解自己的病情,還查閱了很多資料,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傷勢是多么嚴重,救治過程是何等復雜! 如果不是趙原處理得當,他下輩子多半是一個殘疾人。 他才二十多歲,還沒有娶妻生子,手臂殘缺將影響他的余生。 張達沒想到岑金會在采訪時強調醫護人員的重要性。 這是一個很獨特的選題視角。 當大眾都在關注病人和火災英雄時,有一批人其實在默默付出,他們也值得稱頌。 半日后,一則關于報道天華醫院的新聞,出現在省臺新聞欄目的頭條,標題為:《72小時守護,交出零死亡答卷——天華醫院為災情護航!》 新聞報道了天華醫院在救治傷員上做出的努力。 其中,有十五秒記錄了趙原在急診大廳穿梭、忙碌的身影!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