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原來到中元大學參加一季度舉辦一次的院長聯席會議。 竺海霞剛晉升為校長。 作為竺海霞的徒弟,自然要參加會議,給恩師的首次亮相撐場面。 趙原進屋之后看到自己的席卡在竺海霞的旁邊,有點吃驚,因為中元大學的院長都是學界牛人,自己坐在校長旁邊,顯得過于突出了一點。 等趙原入座之后,陸續有人跟趙原來打招呼,原本只見過一面的,表現得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至于第一次見面,主動拿出自己的交友二維碼,主動加上聯系方式。 趙原表現得不卑不亢,對待這些花白頭發的老護理,敬重之余絕不失分寸。 竺海霞走進會議室,朝趙原看了一眼,臉上露出笑容,拿起話筒,跟大家笑著說,“今天院長會議來得比較齊,除了少數幾個學院的一把手因為特殊問題沒有出息,絕大多數都到位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身邊的這位年輕人,大家應該都認識,醫學院的院長趙原同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趙原,你跟大家說幾句?” 趙原沒想到竺海霞一上來就把自己推到了主角位置,他起身朝眾人點頭致意,“能拿到這個獎項離不開竺老師的支持,以及學校的幫助。相信以后中元大學會涌現出很多比我更優秀的人才。” 老師這個稱呼,比任何職務都要有份量! 竺海霞滿意地看著趙原,滿眼都是自豪。 自己可是教出了一個諾獎的學生。 盡管趙原后面拜了資深院士秦老為師,但趙原的第一博士學位可是記在自己的名下。 而且,趙原后面研究出來的方向,跟秦老也無直接聯系,全靠自己的探索。 天才便是如此。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趙原對竺海霞心存感激,是她將積極領進科研和學術的大門,并激活了潛能。 原本關于中元大學的校長職務,中央乃至省里都有幾套方案,但最終隨著趙原拿到諾獎,有大領導一錘定音,確定竺海霞擔任院長職務。 能教出諾獎的老師,當校長沒有任何爭議。 竺海霞微笑道,“中元大學在過去一年里等來了最讓人激動人心的消息。我們終于培養出了一個諾獎獲得者。這是我們無數代教育工作者辛苦凝聚的汗水。 接下來我們要以此作為榜樣,讓學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理念,更多地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