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李無生的道路中,瀚宇中有生命,也有死亡,兩者共同形成瀚宇的本質。他認為瀚宇的本質并非一種,雖然他也想領悟全部本質,但總要先定下一個目標,然后以此為起點,逐漸撬動所有本質。 而這個翹班,就是他選擇的道路。 無生,是指消除生命。 本質上來說,是指生命到死亡的轉化。 有生命到死亡的轉化,也有死亡到生命的轉化。相比之下,后者更難。所以王天命先以容易下手,如果能成功掌握轉化的能力,后者也很可能掌握。 如果兩個方向都能掌握,他就很可能掌握瀚宇的本質,甚至達到永生的狀態! 這是李無生的道路,而此時的他,生命正在迅速流逝,本身就在轉變的過程中。 他知道,自己要死了。 看再多人死亡,都沒有自己親身經歷死亡更加直接。所以,每一次經歷死亡對李無生都是絕佳的機會。而沒有一次機會,能比得上此時此刻。 而且,差的太多太多! 生命變為死亡,并不是單一的方式。 比如神識本源毀滅是死亡,比如肉身毀滅是死亡,比如筋疲力盡是死亡。關鍵在于,死亡的定義。 如果死亡是一種狀態的話,那么這件事將會有無窮無盡的答案。但如果把死亡認為是一種物質,甚至是一種規則的話,那么這件事就只有一個答案。 殺人,永遠都是前者。 只有在這光芒之中,才是后者! 李無生意識到自己快要死了,他的意識已經越來越模糊,但他此時已經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死亡,只在乎自己的道路。 他全力思考,即便是能在最后一瞬領悟,即便最后的結果依然是死亡,他也開心! 古人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而對李無生而言,不需要朝夕,只需要一瞬! 對李無生而言,意念越來越遠,越來越虛無。 生命轉化為死亡,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他確實領悟了一些東西! 隱約之間,他仿佛確實感知到死亡的規則! 在追尋這條道路的過程中,其實李無生十分向往靈力。倒不是說他向往靈族,在他心里,靈族是死敵,這一點不會變,但他確實向往靈力,畢竟靈力就代表死亡。但他也認為,靈力應該無法直接代表死亡本身。只能說靈力中蘊含死亡的真諦,是死亡的具象化。 不過就算再怎么向往,他也無法掌握靈力。可現在,他確實感受到了死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