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直到某個宗教的出現,歐洲才擁有了一個合適的整合工具。 而這個宗教,也不過是以底層人為工具,與統治者爭權奪利的組織,并未提供什么先進的思想文明。 以至于到了后世,西方雖然靠掠奪建立了強大的物質文明,思想文明的根子還處于最原始的弱肉強食那一套。 大一統的理念,根本就不存在。 云逍接著說道:“我華.夏,擁有一個文化和思想的利器,儒學!” 華.夏不僅是一個國家,更多的是一種文化。 華.夏文化從誕生時起,已經存在數千數萬年。 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第一個高峰期,許多思想在這個時期形成并成熟,構成了華.夏文化的基本結構。 董仲舒在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思想上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漢代以后的歷代統治者,都以此為準繩,文化、思想上的統一,自始至終一直未曾改變。 因此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幾乎每一個統治者,都有一統華.夏的理想。 一番話,徹底打開了崇禎與閣臣們的天靈蓋,頓時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閣臣們看云逍的眼神中,充滿了發自內心的崇敬,如同直面圣賢。 更讓他們意外的是,云逍竟然對儒學推崇到如此之高的地步。 以后要是有人說國師罷儒,非抽他幾個嘴巴子。 國師要罷的是腐儒,而不是整個儒學。 這時有太監送來午膳,云逍沖他們擺擺手,繼續說道:“要想永久統治新征服的疆域,必須武力與文化并重?!?br> “大明日后統治的疆域,不會止步于朝鮮、緬佃,也不會限于?1?8國、安南。”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絕非一句空話!” 崇禎聽了這話,眼睛變得炙熱。 溫體仁等閣臣們,也都興奮起來。 按照大明現在的趨勢,國師絕不是畫餅充饑,而是有可能,不,即將變為現實。 以前華.夏強盛時期,卻不曾走出固有的疆域,那是因為交通與通訊落后,束縛著華.夏擴張的步伐。 如今有了火車,以及更為先進的海船,還有電報,不再有地域的束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