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折子一遞上去,崇禎立即準了。
第二天,內閣、內廷、都察院、大理寺聯合巡案刑部監,卻唯獨撇開了刑部的人。
早在昨日崇禎離開之后,就命令東廠的人接手了刑部監,倒也沒有發生什么‘官員暴斃’的事情。
一場聲勢浩大的刑獄清肅行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刑部尚書胡應臺早就得到閣臣的授意,讓他請徐光啟出面,前去拜會國師。
可他卻遲遲不見行動,倒是請見了幾次崇禎,卻被拒之宮門外。
一直到主管刑部監的一位侍郎被抓,胡應臺這才坐不住了,這一日請動了徐光啟,一起來到清華園。
在門房等候的工夫,徐光啟看了一眼老友,嘆了一聲。
然后他開口勸道:“征吉老弟,你那個傲氣的性子,也要改一改了。等會兒見到國師,該認錯的要認錯。”
胡應臺嘴巴張了張,并未開口,只是眸子中卻有著不忿之色。
此人的確是個能臣,極好名聲,一身傲骨。
萬歷年間,他任兵科給事中,能在朝堂上當眾頂撞時任首輔朱賡,氣得朱賡當堂昏厥。
后來總督兩廣,曾單騎平定地方暴亂,因此威名傳遍兩粵。
在兩廣總督任上,極力向朝廷建議,請葡萄牙人鑄造紅夷大炮。
大明后來鑄造的紅夷大炮,其實都是他的功勞。
任南刑部尚書的時候,國丈周奎府上的家丁殺人,胡應臺無畏強權,依律嚴辦了周府家丁。
擔任刑部尚書的第一年,因為查辦前刑部尚書的案子,又忤逆了崇禎,險些被罷官。
因此胡應臺不怎么受崇禎和周皇后的待見。
然而這幾年他辦了很多大案要案,在朝野中聲望卓著。
(歷史上的崇禎朝,刑部尚書一共十七人,或死或戍或除名,另有一人降李自成,唯獨只有胡應臺得善終,足見其人能力)
胡應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曾多次向崇禎上疏乞終養。
誰知這次刑部監鬧出這么大的事情,胡應臺可謂是晚節不保。
他不僅臉上無光,可心里面卻是十分不服。
天下哪個監牢不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