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血條完全恢復后,再回清華園。
誰知第二天早上就收到消息,袁可立卒了。
在河南的時候,袁可立就已經病重。
為了親眼目睹征遼東大軍回京盛況,他不顧病重,專程隨云逍一起到京城。
來到京城后,袁可立見識了國泰民安,繁華盛世。
又看到崇禎與云逍,親自為陣亡忠烈抬棺。
又目睹奴酋皇太極和眾多建奴王公,被押解游街。
袁可立平生夙愿得償,精神頭反倒大好。
加上有名醫調治,身體狀況也日漸轉好。
沒想到,還是沒能熬過這個冬天。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袁公千古!”
云逍一聲嘆息,心情變得極為沉重。
袁可立是云逍最為敬重的人之一。
他此時病逝,自然是要親自前往拜祭。
云逍離開呂祖觀。
入了城,直奔賢良寺。
---------------------
賢良寺位于內城,緊鄰皇宮。
雖然名稱中有個‘寺’,卻早就不再是寺廟。
以前賢良寺是十王府,也就是皇子就藩前,居住的集體宿舍。
后來賢良寺改為官舍,大部分外省官員進京時,就居住在這里。
崇禎之前賞賜了一座宅子給袁可立,他卻堅辭不受,一直居住在賢良寺。
因此袁可立的靈棚,就設在賢良寺。
由于時間尚早,前來拜祭的,多數是袁可立在京里的親朋故舊。
袁可立身為大明四朝元老,又多次主持鄉試、會試,因此門生故吏極多。
此時很多門生故吏聚在一起,感懷不已。
“袁公仙逝,大明痛失棟梁!”
“可惜袁公雄才大略,卻難抒其志,否則必是千古名臣!”
“袁公生死無暇,榮哀兼備,蓋大明之寶臣,而亦后來學士大夫出處之榜樣也!”
……
說著說著,有人將話題引到了最近的時政風波上。
“袁公仙逝,朝廷又打算罷黜儒學,真可謂是多事之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