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萬眾期盼中,旭日東升。 大典就此正式開始,鐘聲大響。 大明崇禎皇帝身穿常服,駕御承天門樓上。 崇禎身后跟著兩人,一人是太子朱慈烺,另外一人正是云逍。 崇禎在門樓前楹正中的御座上坐下,云逍和朱慈烺坐在兩側。 將校鳴鞭靜場,全場肅穆。 這時贊禮官高聲贊唱:“進露布!” 所謂露布,就是捷報檄文。 孫承宗出列,面向門樓上的崇禎行四拜禮。 然后將檄文高高舉起,放置于承天門前中道的大案上。 贊禮官又高聲贊唱:“宣露布!” 宣展官與展示官前往案前取露布,并跪宣露布。 檄文中,詳細介紹了收復遼東的過程。 其實過程并不復雜,也沒有什么兇險可言。 然而戰果卻是無比驚人。 應邀前來觀禮的蒙古各部臺吉,以及來自緬佃、安南、?1?8國、荷蘭等國的使者,聽了檄文中通報的戰果,無不駭然變色。 殲滅、俘虜偽清國兵馬(含漢軍),高達十一萬九千余人。 這其中除了遼陽、長勝堡殲滅的六萬多人之外,還包含后續殲滅駐守遼東各地的建奴兵馬。 當然了,也包括試圖頑抗,最終被明軍無情鎮壓的建奴八旗貴族和平民。 而大明一方,陣亡3864人,傷8251人。 造成明軍主要傷亡的,并非是遼陽、長勝堡之戰。 而是后續收復遼東各地,遭到建奴殘余勢力的頑抗,所導致的傷亡。 這樣的戰損比,可謂是是驚世駭俗。 曾經強橫一時的建奴,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孱弱,如同待宰的豬羊? 即使是宰殺十一萬頭豬,也沒這么輕松啊! 以至于很多文官,以及番邦、外夷的使者,不得不懷疑這個數字當中的水分。 “明國人,就知道吹噓!” “若是果真有這么厲害,又何至于被我東吁王朝,占據了那么多的國土?” “所謂天朝上邦,徒有其表罷了!” 番邦使者中,來自緬佃的使者不屑冷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