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終于傳令,明日清晨起駕回京。
御駕早在半月前就抵達這里,為的就是等候云逍。
在他看來,消滅建奴這萬世之功,必須與叔父共享。
沒想到云逍堅辭不受,他也只得作罷。
下午的時候,崇禎正與孫承宗、盧象升等人議事,乙邦才奉命前來覲見。
“莫不是叔父改了主意?”
崇禎心中一陣欣喜,立即宣乙邦才覲見。
沒想到乙邦才卻是來送信的。
“國師又有什么要事?”
崇禎笑著拆開信。
看著看著,臉上的笑容漸漸凝結。
距離御座最近的孫承宗,發現崇禎握信的那只手,竟然在微微顫抖著。
孫承宗不由得大吃一驚。
難道國師在信里,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把陛下氣成這個樣子?
又或是出了什么事情?
能讓陛下如此失態,那肯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崇禎看完信,一聲長嘆。
然后向乙邦才問道:“將那吳氏一門的事情,向朕細細道來。”
“遵命!”
乙邦才將在吳家的所見所聞,包括吳陳氏所說的每一句話,原封不動地向崇禎敘述了一遍。
孫承宗、盧象升等人無不動容。
崇禎眼圈泛紅,感慨地說道:“想不到,我大明竟然有如此忠烈之家!”
孫承宗開口道:“大明有如此忠義壯烈之士,乃國家昌盛之兆,臣為陛下賀!”
崇禎嘆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帝王要成就煌煌赫赫之功,犧牲又何止十萬尸骨?他們都是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子啊!”
盧象升道:“陛下如此體恤將士、百姓,實乃千古少有之仁君。”
崇禎擺擺手,向隨行太監說道:“傳旨祖大壽,立即找到一個叫吳七郎的把總,然后帶他來見朕!”
吳七郎,正是吳陳氏的幺子。
太監立即領命而去。
崇禎沉吟了片刻,然后毅然說道:“國師在信中說的沒錯,踏平遼東之功,朕應與將士,以及為國捐軀之忠烈共享。”
“這次凱旋回京,儀式要改一改才好!”
孫承宗急忙勸諫:“此番陛下御駕親征遼東,朝中大臣本就頗有非議,若是改變儀制,將武人抬得過高,就怕……”
“怕什么?”
崇禎揮手打斷孫承宗的話。
想到叔父曾透露的天機,他的心里就冒出一股無名怒火。
李自成兵臨城下,皇宮中敲響景陽鐘召集群臣。
結果竟然沒有一個人前來。
一群整天將‘忠君愛國’掛在嘴上的文官,竟然連一幫太監都不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