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取地圖來!” 云逍當即讓人取來一份地圖。 張九德用筆在地圖上,標記出一條黃河入海路線。 他的意圖很簡單。 就是將后世蘇北地區的下河,一直開挖延伸至大海,由此引導黃河入海。 這樣的好處,就是大幅縮減了運河借道黃河的長度。 “不妥!” “張大人閉門造車,不知地理,此舉斷無可行之理!” 杜希顯大聲反對。 他曾在蘇北當官,因此熟知當地的地理山川。 “張大人大概不清楚,下河經過之地,是江淮之間最低洼的地區。” “開下河,工程浩大,勞民傷財!” “一旦黃河發大水,洪水就會積蓄在這低洼之地,無法排泄入海,反倒會禍害地方啊!” “張大人的開下河方案,絕不可行!” 張九德沒有經過實地勘察,還真不知道,蘇北地區的山川地貌具體是個什么情況。 被杜希顯這么一說,當即面紅耳赤。 本打算推行自己的治河理念,順便在國師面前顯擺一下自己的能力。 沒想到丟了這么大的臉! 薛國觀搖頭說道:“開下河,顯然是行不通,看來也只有繼續借黃行運了?!?br> “不,薛閣老還是沒能領悟我的意思!” “我要的是一勞永逸,徹底根除黃河之患,而不是小修小補!” “借黃行運,做不到一勞永逸,也只有避黃通運,才能永絕后患!” 云逍擺擺手,否定了薛國觀的意見。 “望國師憐憫江淮百姓!” 杜希顯上前跪下,言辭懇切。 其他河南官員,都沒有作聲。 一方面是百姓,一方面是漕運,關乎國家利益。 在國家利益面前,犧牲一下百姓,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自古以來,朝廷遇到事情,不都是苦一苦百姓嗎? 國師的決定,似乎并沒有錯。 可如此一來,國師愛惜百姓的名聲,怕是要毀于一旦。 “按照杜大人所言,開下河的確不是什么好主意,還請國師三思!” 張九德倒是個務實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