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愛立沒有想到, 她還沒等來謝林森關于謝微蘭婚禮播報的信,反而又看了一回楊冬青的熱鬧。 周末,沈愛立回家看望哥哥, 沈俊平已經出院, 在家里休養,母女倆個難得有閑暇在走廊上擇菜,沈玉蘭和女兒閑聊道:“你哥這次的醫藥費,廠里全包了,說是等著三個月后能下地了,就去廠里宣傳部工作。” 沈愛立正小心翼翼地繞過豇豆上的豆蟲, 聞言笑道:“真是太好了,這樣以后就不用下礦了。”她知道哥哥在礦下做工, 一直是媽媽的心病, 但是她懷疑用不了三個月,哥哥就會被摘帽子,原單位也會希望他回去, 到時候就看哥哥自己怎么選擇了。 楊冬青肯定沒想到,她哥這回不僅沒有瘸,還因禍得福, 能在礦上做文職。看了一眼哥哥的房門,悄聲問媽媽道:“媽, 楊冬青那邊, 最近沒有消息來吧?” 她是覺得, 一個農村兵混個連長都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說以后會不會退伍,就是現在,安少原真的比她哥優秀很多嗎? 沈玉蘭搖搖頭, 低聲道:“倒是安靜的很,估摸著已經和人相上了吧,我早幾天就把她的那一份離婚證寄過去了。我現在就盼著她那邊順利,免得回頭找俊平,我看著還心煩。” 就聽女兒道:“話是這樣說,哥哥狀態還好吧?” 沈玉蘭擇菜的手微微頓了下,“還行,就是有時候一個人會出神,”又嘆道:“也沒什么,長痛不如短痛,總不能就這么湊合著過一輩子。” 兒子的事了了,沈玉蘭心情都輕松很多,轉而問起女兒的事來,“樊鐸勻那邊,最近給你來信沒有?” 沈愛立點點頭,輕聲道:“寄了,說是最近單位發了布票,給我買了三尺的綠色碎花料子。” 沈玉蘭不著痕跡地接話道:“剛好,讓你李嬸子家的侄女兒幫忙做件襯衫,她手藝好得很,院子里好些人都找她幫忙做衣裳。”那語氣,似乎覺得樊鐸勻給女兒寄衣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沈愛立微微抿唇,笑了一下,她知道媽媽這就是同意的意思了。 兩人正聊著,樓下有郵差在喊:“沈俊平在不在?有你的信!” 沈玉蘭忙起身,將手里的菜放在籃子里,喊道:“在,在!”等將信拿上來,就直接送到兒子房里,“俊平,你的信。” 沈俊平放下手中的書,接過來看了一眼信封,覺得有點不對,嘀咕道:“怎么是蕪城寄來的,我好像沒有朋友在哪里啊?” 拆開一看,開頭寫的是“楊冬青同志”,底下落款是“宋巖菲”,和媽媽道:“這封信是寄給楊冬青的,寫的我的名字。” 沈玉蘭接過來一看,發現上面寫著:“楊冬青同志,不知道5月15日那一封信,你是否收到?目前我哥哥已被迫離家十來天,我們非常擔心他的情況,想湊錢去疏通下關系,看是否能爭取寬大處理,家里已經把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實在是迫不得已,才再次給你寫信。我哥哥先前一直和我說,你們是非常好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懇請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幫我哥哥,我們一家都將感激不盡!” 沈玉蘭若有所思道:“怪不得上次她收到信,臉色那么差。沒兩天就流產了,這是怕宋巖生再牢里把她牽連出來吧?”說著,把信遞給女兒:“小妹,你看看。” 沈愛立大致掃了一遍,“宋巖生被關進去了?這信是退回去,還是寄到楊家村?” 沈玉蘭點頭:“一會外面再套個信封,給她寄過去。還好我們家和她沒關系了,不然看了這信,我這幾天怕是都要睡不著覺。” 沈俊平望望母親,張了張嘴,一句“抱歉!”到底沒說出來,自己的妻子投機倒把,這樣的事,他卻一點都不知情,事實上,如果不是看到這封信,在他的心里,這依舊是一件很難相信的事。他實在不明白,家里不短吃短穿,他也從沒楊冬青紅過臉,她為什么要冒著這么大的風險,做這種事? 沈俊平忽然有些許自嘲,從一開始,他所認識、了解的楊冬青,可能只是她想給自己看的那一面。夫妻兩年,或許在她心里,連陌生人都不如。 哥哥的情緒變化,沈愛立看在眼里,卻并沒有勸解,這一劫,終究是要哥哥自己走出來。 下午,沈愛立陪媽媽將信寄出去,就回了自己家,編機器保全興趣小組的技術交流手冊,準備一個一個車間來,先就她們清棉車間的開始,分為三大類:機械常識、常見故障及修理、保養維護,最后想了一下,覺得應該將工藝科的同事也拉過來,加一個工藝常識之類的。 周一她到車間,就和鄭衛國說應該邀請工藝科的同事,沒想到,鄭衛國也正有事找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