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離和申侯的覺悟-《太一道果》
第(1/3)頁
文殊身上的劍傷已經消失,從外表上來看,他赫然是已經痊愈。
至于內在的傷勢如何,姜離雖有天眼,但因為無法在不驚動文殊的情況下探查,所以沒有使出。
可即便如此,也足以讓姜離心生驚詫之意了。
廣乘道人的所煉的誅仙劍不是原版,但要說是贗品,那也說不上。
他以自身的陰陽兩極劍合煉,試圖再造誅仙劍的舉動,算是成功了的。雖然劍器層次不及原版,但底子是有了,頂多算是低配版誅仙劍,說贗品那真不至于。
比起原版來,廣乘道人的誅仙劍和他本命雙修,威能層次不及,卻有了進步的可能。要是有一天廣乘道人的實力比肩靈寶天尊,他這口誅仙劍未必不能比肩原版。
比起原版來,這口劍器反倒是更適合廣乘道人,至少原版的誅仙劍是絕對不可能被廣乘道人煉為本命劍器的。
廣乘道人的那口劍已經有了殺劍的本質,連作為劍主的廣乘施展都要遭到反噬,對外的劍鋒只會更突顯殺劍威能。
之所以廣乘道人的傷勢更重,只是因為他不光遭受了反噬,還被文殊的大日如來法相所傷。要是單論劍傷,定然是文殊更重。
而如今,廣乘道人就因為劍器反噬而手臂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連姜氏的先天一炁都不好使,文殊竟然已經傷勢恢復了。
‘是因為大日如來法相又精進了?’
姜離心中猜度,表面上則是面色如常地和其余兩人一同向著文殊見禮。
“三位佛友,無需多禮。”文殊點頭說道。
他一人走在最前方,觀世音和談無為稍稍落后,雖不明顯,但已經足以表明地位的微弱差距。
這兩位以這種方式表明,她們已經居于文殊之下。
姜離三人之后,又有申侯帶著兩位刺史趕來,向著文殊見禮。
文殊見到申侯行禮,亦是坦然受之,一點都不見對這災星瘟神的忌憚。
在此之前,文殊可是讓申侯能不行禮就不行禮的。哪怕他是三品,對于申侯這災星也是有點忌諱。
越是精通易道的人,在這方面就越是注重,雖然氣數時機上并沒有普通人傳聞的那么夸張,不會因為氣數弱了就要涼了,但到底還是有些害處的。
文殊是個謹慎的人,又能時刻察知自身氣數變化,自然不會不注重。
而現在,似乎文殊認為申侯已經難以在氣數上對他造成妨礙。
申侯之后,便是從城中各處前來的佛國五品了。
佛國之中,五品者眾,擁有羅漢道果的也不少,但有名且實力不弱的羅漢,以十六羅漢為代表。
在慧輪晉升降龍羅漢之后,這十六羅漢變成了十七個。十七個羅漢中,姜離斬了過江羅漢,又殺了歡喜羅漢,后又在昆虛山的大戰中宰了九個,如今慧輪還在佛國,到此處的就只有五個。
布袋羅漢、挖耳羅漢、沉思羅漢、笑獅羅漢、騎象羅漢,他們皆是修持勾招法,分別歸屬于文殊和觀世音麾下。
文殊和觀世音在覺者閉關之后就掌握佛國大權,基本上修煉勾招法的人都和他們有關聯。其中依舊愿意追隨覺者的也有,但真心不多。
四品尚且有選擇權,五品幾乎沒有,只有歸于二人座下才能夠得到足夠的香火以助修行。是以,十六羅漢原本皆是二人的鐵桿。
當然,那些都是曾經,現在的十六羅漢就剩五個了,快被姜某人給殺絕了。這也讓佛國的中高層有那么一點單薄。
這些人就是文殊如今的班底了。
文殊環視周邊,腦后現出智慧圓光,如大日般懸浮,法相未出,卻已如身臨佛國,腳下所行即是凈土。
“本座已經成就大日如來法相,接下來,便當凌駕雍、梁二州,建設新的佛國凈土。”
文殊的宣言讓眾人確定了先前的大日如來法相來自于何人,眾菩薩羅漢,外加姜離這只盜版猴,皆是很有眼力見地道:“恭喜大士。”
姜離更是從文殊的話語中聽出了他的打算。
‘談無為之后,就是四品和五品了。’
既然已經要收攏香火,凝練法相,自然不會放過手底下的人。
四品的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已經在東行之前就獻上了香火念力,之前文殊凝聚大日如來法相之時,廣力菩薩法相也出現了,但韋陀菩薩還沒有。
五品的羅漢之中,歸屬于觀世音的羅漢,也還未獻上香火念力。
反倒是死去的那些羅漢,早就被文殊收取了其信眾,將其法相也給收攏了。
‘當真是謹慎啊。’猜到文殊意思的姜離心中暗道。
讓眾人獻上念力,可不只是為了凝練法相,還是為了以念力察知眾人的心性,以確保能夠掌握麾下。
一邊大膽籌謀,一邊又是步步謹慎,也難怪文殊這老六能夠成功騙到觀世音。
姜離身旁的韋陀則是面無表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