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皇帝昏迷以后,在如今這個內閣中,誰都承擔不起這個“失策”的責任,除了眼前這個太子和離王蕭天云。 早在得知突厥進犯,離王緊急召集內閣時,吳道庭便已心有所想,不論會議上眾官員如何爭論,他都不會確切擺明自己的態度。 最好的結果便是,由太子和離王其中一人提出建議,而后最終定論。 計策若成,則萬事無憂。 若敗,那也是他們二人的主要責任,只有這兩人有“容錯”的資本。 見到吳道庭跪下,他身后的各部官員也都齊齊跟著,大聲附和太子。 太子被限制在宗人府掛職多年,第一次感受到百官附和的那種成就感和優越感,心中一陣驚喜,大袖一揮,直呼“平身”,顯見悅然之情。 “好,既然連皇叔和眾愛卿都沒有反對,那此事就這么辦了。即刻召集各大武將入宮,請陛下兵符,點兵!” 蕭堅發號施令道。 他身旁的一名內侍太監,當即應是,倒退而去。 這時候,吳道庭問了一句:“殿下要調動精銳軍團出戰,那不知可想好了要用哪里的兵?何人掛帥,點兵幾何?” 蕭堅臉色肅然,正襟點頭道:“各部邊境守軍,已有司職,不可擅動。但有一支軍團兵強馬壯,素來鎮守關中,此番可先行調往前線。而關中空缺,便由皇城軍分兵十萬暫且補上。再急令各州府緊急募兵,半月內召集十五萬人馬,急赴云州。” 吳道庭道:“殿下說的是張風曉的關中軍?” “沒錯!” “張風曉的神弩營確實戰力非凡,但他好像只聽陛下調遣...” “無妨!本太子自會親自去說,大敵當前,宣威侯自然會識大體,且有父皇兵符,他也莫敢不從。” “何人為帥?張風曉?” “不!張風曉為副將,本太子親自掛帥,征討突厥!” 聞言,蕭天云和吳道庭同時目光一凝,竟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 而后,引領著眾官員,齊聲道:“太子出征,臣等愿誓死追隨。太子神武,定能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聞言,蕭堅心中澎湃不已。 就在內閣眾人已經商定決策之時。 宮中。 萬宗德帶著元博七拐八彎,來到了皇帝的寢宮。 院子里,萬宗德停下了腳步,稍稍走向一側僻靜的角落,說道:“你應該已經知道,并非真是內閣召見你。而是...為師私下以內閣之名讓你進宮。” 元博微微一笑,道:“先生如此說,學生自然明了。但為何要以內閣之名?先生想見我,只需通傳一聲,學生自會前來。” 萬宗德也笑道:“太子與攝政王已決定將為師招入內閣,為師想見你,自然就是內閣召見。” “恭喜先生榮升!只是,先生既已入了內閣,為何不參與軍機殿的論事,反而是來此?” “你猜呢?” 元博皺了皺眉,“猜不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