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白眉與上官瑛的“珠胎暗合”,令元博始料未及。 而這兩人的神通廣大,也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們不僅洞悉了元博假死化身金面人的事實,而且似乎還對皇帝的身邊事了如指掌。 上官瑛身為皇后,在宮中有所眼線,這無可厚非。 但自從上官錦事件爆發后,國公府倒臺,皇后雖免于蒙難,但皇帝必會對之有所戒備,重要的事情不會讓她得知。 而她居然能暗中探聽到元博金面人的身份,可見其手段之隱晦、超絕。 德福,乃是內侍總管,皇帝的心腹,掌印太監。 皇帝這才剛剛昏迷,轉頭便倒向了皇后一邊。 若說這是臨時策反,未免牽強。 恐怕早在很久之前,這位皇后已經在皇帝身邊布置好了暗樁,而且不止一人。 那么宗人府靈堂中,皇帝遇刺昏迷時所留下的口諭,可能已經被上官瑛得知。 那時雖然只有元博一人敢出手救下皇帝,但首先到達后室的,卻并非元博。 圍觀的有很多宮女太監,他們之中若有上官瑛的眼線,口諭便會傳到她耳中。 所以,很大程度上,他倆已經知道了口諭的內容。 眼下有明知故問的嫌疑,怕是在試探元博的意思。 元博自從落水之后,記憶缺失,一來單方面中斷了與趙白眉的聯系,二來在這月余之中,他隱隱有私自按照自己想法做事的跡象,且似乎忘記了自己身上的任務。 站在趙白眉的角度,難免有所生疑。 此時的試探,既是一種敲打,也是一種委婉的警醒。 心中了然,元博自知眼下若有隱瞞,便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 不僅會激起這位天山師尊的更大疑心,甚至會引來不可預知的危險。 且不談趙白眉與上官瑛結合,背后在密謀著什么。 元博的前身又與趙白眉是何隱秘的關系,達成了何種協議,這一切都不關現在的他半毛錢關系。 他是一個穿越者,不可能按照前身的“路線”去走。 這兩人忠奸與否都好,大燕的皇位誰人去做也罷,謀逆殺人更是無尤。 重生一世,他只想率性而為,做自己想做的事,命運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 不管是平淡的做一介小寺丞也罷,還是退居廟堂,尋一風水寶地,逍遙自在,三妻四妾都好,他都不愿再受人擺布,做一扯線木偶。 皇帝又如何? 寺卿又如何? 天山師傅又怎樣? 如果這一切若不是他想要的,那便一文不值。 在這一刻,元博的心境悄然產生了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