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夕陽西下的時候,元博三人風塵仆仆地來到徐陽縣城外。 稍作停留之余,崔三不免問道:“頭兒,徐陽縣到了。你是因何私事而來?” 元博肅然道:“沒什么事,見一位故人罷了,你們無需知道。走,進城。隨便選一家客棧住下,明日就前往幽州?!? 三人選在城門口邊上的一家客棧住下,并喊了一桌飯菜果腹。 吃飯席間,元博有意無意地看向華平安,說道:“你還想隱瞞?本官絕對不會跟你搶張余,把你在伏龍山探聽到的消息都說出來?!? 華平安聽此,顯然眉目一亮,“當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既自己說對張余無意,日后便要做到?!? “趕緊說!” “十年前,太傅慕容秋山奉皇命,任北方六道巡察使,攜大理寺官員巡視北方所部。到達幽州時,吳老二正好也在。之后,虎賁軍偷換軍械事發,慕容秋山便過問了此事,還是他親自定下了虎賁軍之罪。他當時深受陛下信任,陛下對之言聽計從,因此朝廷倒也沒有過多追查,便判了許驍斬首?!? “你的意思是說,太傅當年斷下的冤案,就是虎賁軍偷換軍械這樁事?” “沒錯!后來,虎賁軍將領聯名上書朝廷,重查此案后,才知道許驍是被冤枉的。太傅也因此頗為愧疚,請命為許家平反。而始作俑者,乃是軍器監的一介司曹,此人復姓公孫,當時被誅了九族。” “這么說來,許君卿有能力鑄造軍械,許驍當年又是因為太傅斷下冤案而死,她倒是有殺害太傅的動機?詔獄中的那個“假吳恭”是許君卿的人?太傅雖后面為許家平反,但許驍終究是因他而死。許君卿對太傅有所怨恨,暗中布局殺死太傅,也不是不可能發生。而為父報仇,便是許君卿殺人的動機?” 華平安聽到元博如此推測,卻是搖頭輕笑:“你這樣的說法,倒也不無可能。但你似乎忘了一點,那位復姓公孫的司曹...” 元博皺了皺眉,“那人既已經被誅殺九族,你還說他干嘛?難道,他們還能從棺材里爬起來殺了太傅不成?” 華平安道:“說是誅了九族不假,但實際上公孫家的人并未死絕。許君卿手下的工匠中,有人是當年那位司曹的手下。據我從那些人口中得知,當年公孫家有一私生女,被早早送到了峨眉山學藝?!? 聽此,元博猛然大驚:“私生女?” “對!私生女不入族譜,朝廷沒有將此女記入公孫家九族,也并不奇怪。而此女,單名一個“紫”字?!? “紫月?公孫紫?” 早在京城之時,元博就已經得知紫月來自峨眉山,劍術還頗高,只輸給慕容覃東半招。 而如果紫月真名叫公孫月,又是當年那位軍器監司曹的私生女,那么一切似乎都可以定性了。 慕容秋山斷下冤案,又為許家平反,原則上算是作出了補救。 而那名復姓公孫的司曹,因為慕容秋山的平反,被誅殺了九族,也算是紫月的殺父仇人。 因此,紫月對慕容秋山有殺心,也很正常。 慕容秋山確實是因為當年的冤案而死,只是并非死于許君卿和虎賁軍之手,而是那名后來被定罪的司曹后人所殺。 洞悉了這點,元博猶有思慮。 沉默了片刻后,問道:“那名司曹復姓公孫,全名叫什么?” 華平安答道:“公孫無。” 元博默念了一句,“公孫無...吳恭...如此說來,詔獄中的那個假吳恭,其實并不是想盜用吳老二的名頭,而是在意指公孫無。或者他們知道許君卿等人還活著,假以吳老二之名殺人,即便事敗,也可將我們的視線移向虎賁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