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個人并肩走著,秦風走在外側。 男孩女孩一起散步,讓女孩走里側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甚至是在男生看來可有可無、下意識就做了的細節,但對女孩來說卻完全不同。 眼角余光能瞥到一個高高的身影護著自己,真的會讓女生心底有一份安心。 這跟遞剪刀的時候握柄朝人一個道理,只有受者才懂那種心暖。 王安若抬頭看了眼天上的月亮,抿了抿唇說道:“因為工作原因吧,我平日里接觸的人我爸媽看不上,他們覺得應該找個腳踏實地且有上進心的男人,最好還是體制內的。” 工作原因應該只是其次。 秦風聞言在心里想著白天時候王叔那一臉焦急的樣子,恐怕年齡問題也是王叔夫婦擔心的點之一。 二十六歲對于年輕人來說只是一個中轉站,是青澀到成熟的轉變。 可在父母和老一輩的眼里,二十六歲還不談對象已經是擺爛的表現了。 要是敢在他們面前說三十歲以前不結婚,怕是皮癢了。 王安若其實已經被父母催著相親了數次,可是每次相親結束,都讓她對世俗的生活產生更多的疲憊和排斥。 尤其是想到會有一個人侵入自己現在的生活,便讓她仍覺得結婚離自己很遠。 她堅信自己的生活應該有自己的節奏,相親不過是為了應付父母。 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次相親結束以后她還想著跟對方一起走走的。 秦風是個例外。 剛才出了面館的門,她站在夜空下,突然覺得這料峭不冷的晚風很適合散步,便隨口提議到廣場看看。 月光正好,路上行人二三,無星的夜空涂在天上,身旁有個自己不反感的紳士作陪,這讓她覺得今天的相親至少不是糟糕的。 工作的時候,言行舉止都是經紀公司給包裝的人設,雖說是真心熱愛自己選的路,可終究是戴著面具,不自在。 只有到了夜晚王安若才會覺得自由,所以私下里她喜歡順心意,想做便做,想說便說。 秦風的給她的感覺很奇怪,于是她想問便問了。 “秦先生為什么也來相親?以你的長相和體制內的工作,應該不愁這個。” 人心就是如此反復無常,以前見得那些相親對象,一見面就開始自我介紹,恨不得把自己有的沒的都拿到臺面上來展示。 這讓王安若覺得像是在菜市場買菜,彼此都是被王婆擺出來的瓜。 那時候她只是禮貌地點頭,其實根本不想聽,只是想應付了父母結束。 今晚秦風自始至終都沒有談過他自己,卻讓王安若感到了好奇。 想要了解。 秦風微微一笑:“大概是到了年紀吧,而且我的條件其實不算太好,沒房沒車,觀海市的收入和消費又不成正比,體制內的工資其實不多的,這些年也就存下一點點錢。” 現在年輕人都有這個通病,花錢總是沒數,網上消費十幾塊、幾十塊覺得小數,累計多了月底就發現自己居然攢不下錢。 王安若靜靜地聽著,可等了一會發現秦風并沒有往下繼續說的意思。 她墨鏡下的眼神用余光瞥著秦風,發現對方居然在抬頭看天。 秦風兩只手揣在衣服兜里,邊走邊看向遠處被高樓擋住的云彩以及云彩后面的月亮。 難道說他也是被迫來相親的嗎? 王安若心里想著,第一次遇上跟自己獨處的時候,心思卻放在別處的男人。 好像被云彩擋住的圓月比自己更吸引人。 秦風確實是在看天,可也不完全是。 他知道王安若正在打量自己。 相親是一種桎梏,容易讓男女彼此首先陷入物質、外貌等等次要因素去。 其實對于女人來說,男人身上的“吸引”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起相親,她們其實更享受戀愛。 而戀愛中的男人永遠要保持神秘感,這是秦風的秘訣。 從單行道拐到大路上,車水馬龍漸多,霓虹燈光耀眼。 他們從相親這件小事,聊到了文學,最后聊起了興趣。 不知不覺周圍熱鬧了起來,拐了個彎走進公園大門,遠處是鑼鼓和廣場舞的歌聲,大媽們載歌載舞,很是熱鬧。 “原來是真的。”王安若站在廣場邊緣,緊了緊自己的圍脖:“晚上比早晨熱鬧多了。” 秦風陪在她身邊,保持著禮貌的距離。 他覺得這個姑娘跟自己以前接觸過的女孩都不一樣。 明明是她提議的來公園走走,可是真到了這里,卻只是站在遠處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