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章 武英奇最大的秘密!-《修真四萬年》
第(1/3)頁
“星際文明,不需要首都?”
這個說法,再次擊碎了李耀腦中的固有觀念,令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沒錯,古修時代,通訊和交通手段都相對落后,疆域也不算太大,統治者才將大部分高層和強者都聚集到一處,成為‘朝廷’,成為‘首都’,是政治、經濟和軍事的重心,在當時,算是十分合理的做法。”
武英奇侃侃而談,“但時至今日,人類文明的大一統國家動輒擁有數百個大千世界,疆域橫跨百萬光年,再要依賴過去的政治經驗,妄圖以一顆星球統治整片星海,豈不是刻舟求劍,太過荒唐了嗎?
“看看今天的天極星就知道——為了統御整片星海,這里層層疊疊安置了不知多少政府機構,弄得人口爆炸,機構臃腫,環境污染,各個部門和各方勢力之間又互相掣肘,完全喪失了作為‘大腦’和‘心臟’的機能。
“而當遙遠的帝國邊陲,貴族和豪強生出不臣之心時,帝都又鞭長莫及,無法及時抽調力量去約束和鎮壓,以至于四大選帝侯還有各路軍閥地頭蛇都蜂擁而起,令帝國走上分崩離析的末路。
“這樣的帝都,要來何用?
“事實上,早在人類踏上星海征途的第一步,就應該徹底摒棄昔日的治理方式,根本不應該搞固定的首都,只可惜從妖族到千年前的帝國,都沒有看清楚這一點,以至于一次次釀成慘劇。
“就說萬年前最大的悲歌,星海帝國的崩潰好了,當時,英明神武的帝皇亦是以天極星為首都,卻讓手下大將血神子統帥著最強遠征軍,去星海深處討伐妖族余孽,如此一來,星海帝國的政治力量和軍事力量徹底分離,天極星根本沒辦法有效指揮幾百萬光年之外的遠征軍,長達幾十年的遠征,變數實在太多,就算血神子是帝皇的分身又如何,叛亂是必然的結果!
“倘若帝皇能及時看清楚這一點,拒絕以天極星為首都,而是將星海帝國的全套政府機構,都搬遷到遠征軍上,就以遠征艦隊作為‘移動的首都’,御駕親征的話,血神子哪有機會叛亂,星海帝國又怎么會崩潰?”
李耀聽得入神,只覺得武英奇講的好有道理,完全無法反駁。
“其實,古往今來無數有識之士,已經隱約認識到這個問題,并且有意無意做出一定程度的努力。”
武英奇繼續道,“從妖族王朝到我們真人類帝國,很多當權者都會耗費巨資建立一些超巨型的星空戰堡,甚至挖空一整顆星球改造成軍事要塞,什么‘死亡之星、毀滅之星、末日之星、黑暗之星’,諸如此類的東西。
“其實,單純從軍事上看,這種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大而無當的超級星空戰堡,作戰效能是非常低下的,機動力近乎于零就不說了,一旦被敵人侵入內部,很容易一下子報銷,還不如將建設他們的大把資源,用來建造艦隊,或者強化行星表面的武裝呢!
“但就算前朝的‘死亡之星’在戰場上表現不佳,瞬間就被毀滅,新朝還是會一次次建造新的‘死亡之星’,所為者何?難道那么多軍事專家和技術專家都是白癡,看不出這些超巨型星空戰堡的致命缺陷?
“不,重點不是軍事,而是政治,花費巨資建造這些超級星空戰堡的目的,并不是要讓他們在戰場上發揮多么強大的效能,而是在建造過程中,源源不斷吸收大量地方上的資源,削弱地方豪強的力量,令地方豪強無力反抗朝廷的號令,如此才能保證大一統帝國的長治久安。
“當然,地方豪強對朝廷的這點兒算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通過各種渠道來污蔑超巨型星空戰堡的作用,甚至在各種文藝作品中,描繪出一顆顆‘超級死星’被毀滅的場景,大肆嘲笑這種‘一無是處、徒有其表’的武器,其實,只是不想被朝廷用‘建造死星’的借口吸血而已。
第(1/3)頁